《展示设计》实践反思本学期,我认真参加了“2016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活动。活动期间,我分阶段完成了个人研修计划,教学设计,视频课例,实践反思。我选择的内容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第八课《展示设计》。为了及时总结教学得失,现就我的教学实践情况作如下反思:一、《展示设计》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课,让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本课是一节综合性较强的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强教学流程设计,尊重学生个性表现,强化师生互动交流,建构大美术课堂等,凸显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目标明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二、打破常规,开放教学。平常的美术课,学生和老师可以说都在一个教室里,教师站在讲台,学生坐在座位里进行常规模式的教学活动。本课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打破这种常规,将学生带到教室外面,进行课前谈话,形成一种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教室的学生课桌全部搬空,留出大面积的场地供学生活动,室内墙壁布置成展览馆展厅模样,宣传海报,彩旗等元素都营造出较好的学习氛围。打破常规的开放模式,给本课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三、巧用多媒体,拓展视野,丰富内涵。本课教学中,我带学生进入展厅参观,学生在参观过程我利用多媒体音响全程播放录音,录音内容是整体介绍展厅的设计要素和作品的独特之处。学生一边参观一边听讲解,不仅营造一种真实的展览馆参观的氛围,还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习美术知识。本段录音,我是通过网络学习暴风影音软件的录音功能,进过多次尝试才录制成功。不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还让我学会了一门多媒体技能。本课教学中我用到了许多关于展示设计的优秀作品,包括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这些资料一部分来自网络,一部分来自书本,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这为丰富课堂提供了保证。美术首先应该有欣赏,在其基础上,激活思维,诱发兴趣,让学生眼前豁然,激起表现的冲动,然后才是创作。这样学生站在前人的肩上,站在生活的上层,他的思维才更活跃,创作的灵感才源源不断。本课的结尾,在多媒体课件中插播一个视频“法国卢浮宫”,让学生在学习了本次展示设计内容之后,走进全球顶尖的博物馆参观,拓展视野,感受下更高的视觉艺术,为今后的学习作铺垫。本次多媒体课件在本课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四、以生为本,参与精彩。本课的设计重点,我放在学生的参与实践中,包括讲授展示设计基本知识点,也是让学生通过参观、讨论、小组竞赛的方式,将本课的知识点落实在轻松的活动之中。课的后半环节,我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一个孩子作为设计总监,分成七个小组进行汇报表演,将自己小组的展示作品特色介绍给大家。有了初步的介绍,学生们分组进行展示设计,将自己小组课前准备的作品和装饰品,把“川小优秀作品展”完全呈现在整个教室中,教室变成一个非常精彩的展览馆。让学生尽情的参与,是最好的教学。以上这些是我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样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堂时间没有控制好,没有估计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时间上有点拖沓,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课中关注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美术技能,控制好上课时间。在最后的展示环节中,让学生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美好的时刻会更好一些,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利用多媒体,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