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枝特区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方案为使我区远程医疗服务实现长效运营,是高远程医疗各方积极性,呆障远程医疗服务真正服务到患者,进一步规范和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切实减轻基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根据省发改委、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调整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黔发改收费〔2016〕1094号)及市发改委、市卫生计生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规范远程医疗服务价格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六盘水发改价格〔2017〕316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总体目标分类分项明确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价格,推动远程医疗全区覆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降低辖区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运行费用,确呆不增加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努力为人民群众是供满意的远程医疗服务。二、基本原则(一)保障公益坚持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建设覆盖全区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有效呆障全体人民健康。(二)强化控费-2-根据临床实际和控费要求,进一步规范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大幅度降低远程医疗费用。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基金支付范围。(三)合理受益按照“公平公正、合理互利”的原则,制定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远程医疗服务绩效分配机制。三、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一)规范项目远程会诊类项目:远程单学科会诊、远程多学科会诊、远程中医辨证论治会诊、同步远程病理会诊、非同步远程病理会诊。远程诊断类项目: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检验诊断、远程病理诊断。(二)规范价格1.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以受邀远程医疗机构的级别确定。各公立医疗机构在政府指导价下确定本单位的远程医疗服务实际执行价格。2.国家、省、市级受邀远程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按照《省发改委、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调整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黔发改收费〔2016〕1094号)文件标准执行。3.市二医、特区人民医院对乡镇或社区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价格,按照市发改委、市卫生计生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3-规范远程医疗服务价格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六盘水发改价格〔2017〕316号)要求,按《贵州省调整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方案》中市级价格水平的80%执行;提供的远程诊断服务,执行乡镇或社区医疗机构对应项目价格。4.远程会诊项目价格按照“精准测算、保本运营”的原则,适当考虑医务人员劳务费用及运行维护的最低成本后制定。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及设备设施等政府一次性投入不纳入计价因素。远程诊断项目按照现行贵州省医疗服务价格中对应的诊断项目价格收取,不再另行收取远程医疗费用。(具体项目及价格详见附件。)四、远程医疗服务费用分配机制发起远程医疗的基层医疗机构为邀请方,开展远程指导的医疗机构为受邀方。远程医疗服务费用由邀请方统一收取和结算,按以下原则分配,主要用于补贴医务人员劳务支出、远程医疗设施设备建设、系统运行管理等。(一)远程会诊服务费用分配1.远程单学科会诊。(1)邀请方、受邀方为医共体模式的,服务费用全部支付给邀请方,受邀方自行制定本院医务人员补贴标准。(2)邀请方、受邀方为非医共体模式的,按2:8的比例分配服务费用。2.远程多学科会诊、远程中医辨证论治会诊、同步远程病理会诊、-4-非同步远程病理会诊。(1)国家级会诊项目,服务费用按省级文件支付给受邀方,邀请方自行制定本院医务人员补贴标准;(2)省外省级、市级会诊项目,邀请方、受邀方协商确定服务费用分配比例;(3)省内省级、市级会诊项目,邀请方、受邀方按照2:8的比例分配服务费用。3.相关规定:(1)远程医疗服务按实际开展的单个项目计费,不得多个项目重复收费。(2)远程诊断项目不得收取其他费用。(3)每次远程多学科会诊、远程中医辨证论治会诊原则上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超时每10分钟加收10%,累计加收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累计加收金额不超过最高限价的60%。4.远程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