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测验题(一)亚洲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右图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地势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2.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谷子3.目前该地区是世界电子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有A.雄厚的技术力量B.丰富的资源C.大量廉价劳动力D.广阔的市场世界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4~5题4.与图中甲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因素是A海陆位置B洋流C地形D东南信风5.当图中丙地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阴雨天气增多B.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C.天安门广场在6点之前举行升旗仪式D.南极大陆的企鹅正在漫长的极夜中煎熬6.下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只要限制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B地形、河流C风向、地势D光热、降水1读下图,回答7-8题。7.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盛产茶叶,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B.该岛屿为火山爆发形成,具有向心水系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从中部向四周D.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人口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东南部相对密集8.当P地比Q地降水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昼短夜长B.沿图中A箭头方向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C.亚洲高压势力强大D.该季节全岛洪涝严重9.乞拉朋齐成为世界多雨的原因是()A.地形和纬度的影响B.地形和洋流的影响C.地形和季风的影响D.季风和洋流的影响10、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带B.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C.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D.茶叶分布于东北部11、读下列两地区图,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A.淡水资源B.渔业资源C.石油、天然气D.煤炭、铁矿2答题卡班别姓名一、单项选择题答题卡(共44分)题目1234567891011答案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右图,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国首都气候分别是,,从特征上看,日本的气候具有典型的性(2)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判断依据是(3)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4)简述B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地域的差别并分析原因?(5)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13、读右图(中亚和西亚的局部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所在的_______________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农业区,这里属于3______________气候。(2)分析B地区“房屋的墙比较厚、窗子比较小”的原因是:(3)中亚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4)P附近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这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其能源资源输送至附近消费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B附近石油运往日本经过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海峡阿拉伯海__________海峡南海。22、(1)A国首都为温带季风气候、B国首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2)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或东高西低);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海洋。(3)冬季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西北风把A地大量酸性气体输往B地;B地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4)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量较大.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4山地对气流的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暖流的影响。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5)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大量原料、燃料等需要进口;这里交通便利,海上运输成本低;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成本低;城市人口集中,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主要工业产品需要出口销售等等。(或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海港)24、(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或两河);灌溉;热带沙漠气候。(2)原因:这里的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墙壁和窗子可以减弱室外气温变化对室内的影响。(3)①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是世界海陆交通要道;②也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答“地理位置重要和石油丰富”即可)(4)哈萨克斯坦;管道运输;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