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与研究[摘要]现在我市城乡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中学生,学习英语基础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如何改变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提高学习兴趣,是目前我市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这些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现状,探讨形成原因,寻求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方法,提高我市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关键词]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分析一、学习的习惯大家都知道,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而学习习惯是逐渐养成的、较稳定的学习行为与态度。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不良习惯与良好习惯,前者如作业马虎、缺交、抄袭、考试作弊等,后者如独立思考,独立做作业,勤学好问等;就层次而言,可以分为基本学习习惯与高级学习习惯两大类。基本学习习惯有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做笔记习惯、独立作业习惯等,高级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观察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提问的习惯、自学与研讨的习惯、学用结合的习惯。二、重视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语言工具,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城乡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父母在附近租房子住,他们学习环境较差,随着初中知识难度的加深,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家里父母不在家里的学生,会感到学习十分吃力,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这些中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良好习惯。”可见,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提高我校城乡结合部的学生英语水平,就应该首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三、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一、)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校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为:1、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具体的学习计划。2、不能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一部分学生不会预习、不会复习。3、上课不善于勾画重点、记笔记,有的甚至从不做笔记。4、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认真完成作业,部分有抄袭习惯。5、部分学生不会认读音标,不会拼读单词,部分带有很浓的地方口音。6、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很多不敢大胆开口说英语,课堂上发言不积极,怕羞。7、句首字母不会大写,标点符号与汉语混淆。8、没有主动记单词及语法的习惯。(二、)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分析1、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他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回到家里没人过问他们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在入小学前没有学过英语对英语不了解,虽然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了,可是英语的学习明显比汉语困难到初中表现格外明显,汉语有语言环境,学生掌握得快,而英语没有语言环境,学了就忘,学起来就没兴趣。2、学生自身因素。现在大多数家庭条件都比以前好了,但优越的条件使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形成不爱动脑筋、怕吃苦的坏习惯,升入初中后自然很难改变这一习惯,学习上依然不爱动脑筋、不积极,对学习没兴趣。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叛逆心理严重的学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追求享乐,缺乏劳动及意志锻炼,造成部分学生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3、家庭因素。通过家访发现,大部分孩子的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应有的知识,通常只关注学生的“吃饱穿暖和人身安全”问题,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而且有一部分学生父母都不在身边,外出务工,往往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学习得不到家长的督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自己放松,慢慢形成惰性,没有成就感,从而丧失学习兴趣。4、教师的因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成绩情况,而疏忽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导和帮助。至使一部分学生学英语,越学越觉得困难,越难越不想学。5、习惯养成本身的难度。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改掉的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培养,需要意志、毅力的浇灌,需情感激励和呵护的陪伴。初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