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改进:血药浓度法估算家兔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参数谢宝刚;刘爱红;赵天生;赖小平【摘要】血药浓度法估算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参数是我校药学专业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主要的实验内容之一.本文就给药后取血、样品前处理及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实验方法,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便、取血顺利;利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血药浓度可提高分析方法灵敏度,减少干扰因素.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操作行强,具有较好稳定性和重现性,适合实验教学.【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02【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教学改进;血药浓度法;药代动力学实验;差示分光光度法【作者】谢宝刚;刘爱红;赵天生;赖小平【作者单位】330006南昌大学药学院;330006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330006南昌大学医学实验教学部;330006南昌大学医学实验教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作者单位:1330006南昌大学药学院;2330006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3330006南昌大学医学实验教学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ADME)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ADME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制剂研究和药物质量评价、临床用药和新药筛选等方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3]。但药物动力学实验涉及生物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实验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差距较大,存在实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4-5]。血药浓度法估算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参数是药学相关专业主要的实验内容之一,对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血药浓度的测定来获取药物的药动参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实验内容包括血样的采集、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步骤。桂卉等[6]改进了该实验血清除蛋白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学生教学实验。然而,在学生实验的带教过程中,发现该实验还存在取血不方便;测得的血药浓度数据波动范围大、误差偏大等现象,最终导致无法较好拟合药动学参数的缺陷。本文就该实验在家兔取血和血药浓度测定等方面对原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方法重现性、稳定性好,适合学生教学实验,具体报道如下。家兔灌服对乙酰氨基酚片0.5g后,采用耳静脉取血,对血样加氢氧化钡、硫酸锌除蛋白或1.5倍乙腈除蛋白的方法,离心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7nm测定血药浓度,然后进行数据处理:绘制药时曲线、将测得的血药浓度代入药动公式求算消除速率常数K、半衰期t1/2等药动参数。实验内容包括血样的采集、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实验数据处理三部分内容。其中对取血和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测定是本实验的实验课应完成的操作,药动学参数估算可以在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报告时获得。2.1器材与试剂仪器与材料:分析天平、容量瓶、751分光光度计、注射器每组2支、动脉夹、三通管、止血钳、眼科手术剪、具塞试管、10ml离心管每组8个、家兔固定箱、刀片、棉球、离心机,1.0ml及0.2ml移液枪每组各一把。药品与试剂:扑热息痛(原料药)、2.5%戊巴比妥、无水或95%乙醇、0.02MNaOH、肝素钠1mg/ml等。2.2药浓度标准曲线的制备取一只兔子,耳静脉取血大约3.0ml,放置30min后3500rpm离心10min,得到无药血清。分别精密吸取对乙酰氨基酚标准贮备液(4mg/ml,水箱保存)0.3ml、0.60ml、1.2ml、1.8ml、2.5ml、3.0ml于1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得到120、240、480、720、1000、1200μg/ml的标准溶液,再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标准溶液0.3ml至6支离心试管中,加兔血清0.2ml,振摇均匀,加2.5ml乙醇,震荡摇匀,3500rpm离心10min,每管取上清液2份,每份0.5ml,其中一份准确加水4ml(共4.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