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考】(三年模拟精选)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全国通用)A组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2015·山东青岛期末)(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4s末两车相遇,由图可知()A.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慢B.乙车出发时乙车在甲车之前20m处C.乙车出发时甲车在乙车之前40m处D.相遇前甲、乙两车的最远距离为40m解析在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的越快,而甲的斜率小,说明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慢,A正确;在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因此在4s内甲车的位移为60m,其中前2s的位移为15m,而乙车4s内的位移为20m,由于在4s末两车相遇,因此乙车出发时乙车在甲车之前25m处,B、C错误;甲出发时两车距离最远,且最远距离为(60-20)m=40m,D正确.答案AD2.(2015·哈尔滨六中第一次模拟)某质点在0~3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内的平均速度B.t=3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质点在第2s内的加速度与第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由于v-t“”图线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线可知,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于第2s内的位移,故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2s内的平均速度,故选项A错误;由图线可知t=3s时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0~2s“”时间内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减去2~3s“”内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故此时质点的位移最小;选项B错误;直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故质点在第2s内的加速度与第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为正,第3s内的位移为负“,”面积大小相等,故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D正确;故选D.答案D3.(2015·甘肃部分高中联考)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0m/s2B.10m/s2C.5m/s2D.无法计算解析超声波从B发出到A与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在整个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355m-335m=20m.因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所以x1=5m,x2=15m,则超声波被A接收时,A、B的位移x′=(335+5)m=340m,所以超声波从B发出到被A接收所需的时间T==1s,则t=2T=2s.根据Δx=aT2得,a=10m/s2.答案B4.(2015·杭州地区7校期末)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下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A.t1时刻车速更小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C.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解析根据v-t图象,启用ABS后在t1时刻速度大于未启用时的速度,A错误;在v-t图象中,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因此在0~t1的时间内,启用ABS时加速度小于未启用时的加速度,B错误;而在t1~t2时间内,启用ABS后比启用前加速度更小,C错误;在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因此启用后位移更小,D正确.答案D5.(2015·河北保定调研)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解析0~2s内甲有加速度a甲=m/s2=2m/s2,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2s~6s内甲的加速度a甲=m/s2=-1m/s2,乙的加速度a乙=m/s2=-1m/s2,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A项错;前6s内甲通过的位移为甲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x甲=×6×4m=12m,同理乙通过的位移x乙=(2×2+×2×2-×2×2)m=4m,B正确;前4s甲、乙的位移不相等,平均速度不相等,C项错;由于不知道甲、乙是不是在同一地点出发,所以2s末甲、乙不一定相遇,D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