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幼儿的潜能,引导其主动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速度与风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往往只注重教什么而不考虑幼儿学什么;只重教育活动的结果,而不重教育活动的过程。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幼儿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仍然没有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成长着的、拥有极大发展潜能的主体。现代的教育观、课程观,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只有发现、了解并相信幼儿的潜能,才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的各项活动之中。也只有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一.发展幼儿的潜能,了解把握幼儿的不同之处,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依据幼儿虽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能动的主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挖掘幼儿的潜能,了解幼儿的不同之处,从而促进幼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1.运用多种手段,观察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不同之处,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成长过程、有其适应环境的不同方式、有其不同的天赋和长处,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的方法去发现幼儿的这些特点。如教师观察和家长的反馈相结合等。2.根据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教师在观察中了解幼儿的不同之处及其差异后,就可以利用他们的长处,根据他们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如4-5岁的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有的处于涂鸦阶段,而有的已发展到了图式的再现阶段。处于涂鸦期的幼儿,他们往往对绘画的过程感兴趣,喜欢用笔和纸来表现,因此,教师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纸和笔,多给他们涂鸦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以跨越涂鸦阶段的幼儿则喜欢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应利用不同的材料指导幼儿的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帮助他们积累有关的学习经验。二.相信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只有相信幼儿,相信他们的潜能,才会引导他们独立自主的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1.相信幼儿有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师的启发引导不要过细,留给幼儿主动学习的空间。幼儿的学习并不是全部要采取教师直接教的方式进行,他们有能力通过自身的活动来主动学习。这样更易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在学习数的分解组成活动中,为幼儿每人准备了一套双色卡片,指导幼儿玩抛卡片的游戏,每抛一次卡片,幼儿都把落下后两种卡片的数量记录下来在这样的反复操作中,幼儿找出了数的分解结果和规律。这样的操作活动,能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发现以及归纳总结推理判断。又如,认识颜色这一活动,我根据目标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颜色的水彩,孩子们会去仔细的观察它们的不同,有时还会把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看看有什么变化,从中发现颜色的奥秘2.对幼儿的能力要有信心,要耐心等待不急于求成。任何一个认知活动都是主客体反复作用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自己主动探索就是一个认知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有一个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动作的内化,还是新概念的形成都依赖于儿童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并要有确定的时间。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实际操作引导中,对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不直接指点、对幼儿的疑惑不急于表态……而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如在《磁铁的穿透性》这一游戏中,教师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知道磁铁有穿透的本领;二是学会用磁铁的穿透性来解决有关的科学问题。首先,教师将磁铁、各种辅助材料等交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去玩、去操作、去发现,然后问他们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幼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发现:“我发现磁铁会透过好多材料把小鸭吸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