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季节判读的八大信息一、四季的形成——来自天文的信息提取1.根据地球的公转速度2.根据昼夜长短状况(或日出日落时间)3.根据日出日落方位二、气候季节变化信息提取(气候特征)1.气温2.降水如雪线高度变化、海陆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等三、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与季风环流的形成1.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的移动2.根据对流层厚度变化(同一地区,一般是夏季对流层的厚度较大,冬季对流层的厚度较小)3.根据海陆气压分布状况4.季风风向变化四、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如寒潮、冻害多发于冬春季节;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等五、来自水文现象的季节信息1.根据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方向2.根据河流的水文状况,如汛期、结冰期等3.根据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变化六、来自自然景观的季节信息和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1.根据植被景观的变化2.动物的迁移七、生产生活的季节性1.根据农业生产活动,如农作物播种、生长、收获等2.科学家赴南极考察主要在11月到次年3月八、环境问题的季节特点1.赤潮现象在气温、水温较高季节的发生频率大2.沙尘暴发生在降水较少,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冬春季节3.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扩大时为北半球的秋季(9月~11月)(2014·上饶市高三二模)下图中MPN为晨昏线,MON为纬线,O为MN的中点,OP位于同一条经线上,O点地理坐标为(50°S,120°E),完成(1)~(3)题。(1)当OP距离最远时()A.O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B.P点此时处于极昼C.MN之间距离最远D.M点正好日出(2)若O点此时夜长昼短,则北京的地方时为()A.12时B.0时C.11时44分D.23时44分(3)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P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当P点离极点最远时,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A.寒潮、暴雪正肆虐我国B.北极黄河站为极昼C.巴西高原草木凋零D.新德里日出为地方时6时【解析】第(1)题,因O点是固定的,故当P点位于南极点时(春分或秋分)OP距离最远。此日,O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A选项错误。该日全球昼夜平分,B选项错误。该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MN之间相距180个经度,其距离达到了最远,C选项正确。因条件不足,无法判断M点是否位于晨线上,故不能确定M点是否日出,D选项错误。第(2)题,O点夜长昼短,则南极附近出现极夜,P点为晨昏线与极夜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即120°E地方时为12时。北京经度为116°E,可计算出其地方时为11时44分,C选项正确。第(3)题,P点在夏至日或冬至日离极点最远。如果是夏至日,则B、C选项描述属实;如果是冬至日,则A选项描述属实。除赤道外,其余地区只有在春分、秋分两日的日出才是地方时6时,D选项错误。答案:(1)C(2)C(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