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假如》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认读生字词,学会两个生字“良”、“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练习用课文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教学难点1.体会并学习作者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品质。2.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按照课文的格式练习说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假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刚认识的字词朋友。(课件:单字认读—词语高速路)3.师:读得不错,我们还剩下最后两个生字朋友(课件出示“良”、“食”)请你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良”。(生书空,师范写)请大家仔细观察,“食”跟“良”比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人字头、捺变成点)接下来你在课文上描一个字,写一个字,停下来看看再写第二个字,一定要比第一个字更好看。(师巡视,个别指导)4.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这篇课文的生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我”想用这枝神笔画些什么吧?二、美读品味,精读悟法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都用这枝神笔画了什么?(填空)交流汇报:太阳、谷粒、好腿(板书)师:“我”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呢?下面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了解一下作者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表达的。复习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好方法。上课伊始,让学生认读词语、巩固生字,开门见山,抓住关键。通过比较认字,加深印象助于记住。带着问题回顾课文内容223《假如》2.学习第一节:(师指导读)⑴指名读,思考:“我”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呢?(学生说,教师板书归纳:让小树成长)⑵营造冬天寒冷的氛围(出示冬天阴冷寒风中树林的图片)师:呼呼的北风刮起来了,现在,请同学们扮演一下小树,此刻,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缩着身子”在发抖)(指名说:“我觉得非常—--”)(出示“在寒冷的北风中……”)师带生读。师:别急,太阳出来了(课件:太阳出来)此刻光芒万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感受:“温暖”……)师:能把你的快乐读出来吗?(课件出示第一节课文内容,学生赛读)师生合作读齐背(课件提示)3.学习第二节:(1)师: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自己读了课文知道写了什么,然后通过想象画面、加上动作体会了感情,最后有感情地背诵了课文。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按照刚才的步骤,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合作学习第2小节。(出示学习任务,同桌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齐读/合作读)(2)树上的小鸟饿得哭泣,因为鸟妈妈每天要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你知道什么是“遥远的地方”吗?鸟妈妈飞呀,飞呀,她飞过了(草地),飞过了(小河),飞过了(高山)……以后同学们想表达很远很远的意思就可以用“遥远”这个词语了。男女赛读,背诵4.学习第三节:师:小树再也不会冷得叹息,树上的小鸟再也不会挨饿了,它们多快乐呀!可是,有一个小伙伴西西却不快乐,接下来用你这节课学到的读课文的方法和你理解的感情自学第3小节。汇报读,齐读,齐背。三、升华情感,拓展运用1.齐读第4小节,省略号代表作者后面还有很多愿望,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还想画些什么呢?(学生不要让学生成为文本的局外人,创设冬日寒冷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树,感同身受地体会小树的心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学习文本。孩子们都喜欢情境的创设、调度,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感同身受,更好地体会情感,练习朗读,还能逐渐掌握自学方法。323《假如》说一说)2.让我们当一回小诗人,按照课文中小节的格式来练习说话,如果需要帮助可以看看老师给你的提示(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出示提示图文)汇报交流,练习说话。师:同学们的想法,老师非常感动。马良的神笔只是传说,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拥有这样一枝笔,但是假如我们的心里拥有了爱,我们的梦想就有可能变成现实,这让老师想起了一句话(点击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