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王晶晶教学过程:一、导入,整体感知1.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每张图片都暗含着一个故事,看看你能猜出来吗?(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新衣)大家知道他背后的创作者是谁吗?2.说说你对他的了解?生: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生: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生: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生:讲了大年夜里,卖火柴的小姑娘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又冷又饿,不敢回家。她曾经五次擦燃了火柴,眼前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美好的幻想,可是最后冻死在了街头。师:很完整,我们抓住了一件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就很好地概括出主要内容,这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概括、提炼。)(生复述)5、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这是现实生活,她擦燃火柴,看到的美丽幻想是她的想象,小女孩在想象当中死去。(板书:现实想象)4.读了课文,小女孩的遭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过渡:是啊,安徒生写到这时,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可怜的小女孩”小女孩到底有经历了什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4段小女孩卖火柴的部分,勾画出你认为小女孩可怜的句子,简单批注。二、研读“可怜”、揣摩写法。师:很多同学的书上已经画满了美丽的曲线。谁先来分享一下。环境描写:生:第一段,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有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师:我们细细地读读,天冷极了,天很冷,下着雪,天更冷了,又快黑了,天愈加寒冷,寥寥几笔环境描写,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到这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板书:环境描写)师:谁能用朗读将我们带进这个寒冷的黑夜。生读。(2个)师:我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描写这样的环境呢?生:烘托出小女孩此时的悲惨。师:让我们近距离地走近这一个可怜的小女孩。读。师:再看这句有个点明时间的词——“大年夜”,这个词在文中多次出现,找找。生:第三段,十一段。师:为什么要强调大年夜,它让你想到了什么?生:大年夜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小女孩却赤着脚走在街上走着。师:大年夜里本应待在温暖的家吃着喷香烤鹅的小女孩,此时却在寒夜中忍饥挨饿,最后冻死在街头。可以看出小女孩死在大年夜这个特定的时间里,更加反衬了小女孩的可怜。所以,孩子们,在读书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内涵。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人物描写:生: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师:你找到了描写小女孩的外貌的句子,从中体会她的可怜。师:还有描写小女孩动作的句子,把它找出来。生:第三自然段,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向前走。“哆哆嗦嗦”看出小女孩冷得发抖。师:来,读。声音充满了同情。生: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师:一个“蜷”字让我感受到小女孩冷得受不了,只有缩在一起才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带着这份心情我们再来读这个句子。师:刚刚我们找到描写小女孩外貌、动作的句子,这都属于人物描写。它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这个挨饿受冻的小女孩!(板书:人物描写)师:小女孩又冷又饿,她卖出了自己的火柴了吗?哪一句看出的?生: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师:同学们,这是小女孩一天的浓缩,那这是怎样的一整天呢?小女孩有怎么样的经历?就让我们跟随小女孩去看一看!师:(配乐)在这个合家欢乐的大年夜里,寒风抽打着小女孩瘦弱的身体,她手里拿着一把火柴,赤着脚孤单的走在街头,多么期望能尽早卖掉火柴啊。也许她遇到了一位走在路上的绅士,小女孩赶忙乞求:“先生,请买我的火柴吧。”绅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