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1、大娘将打糕送到了阵地,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2、小金花和妈妈救出了老王,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3、大嫂为志愿军战士挖野菜被炸伤了腿。自主学习提示:自由读第一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画出相关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洗补衣服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洗补衣服顶着送到穿过冒着雪中送炭说说什么叫“雪中送炭”?“雪”“炭”分别指什么?雪:供应困难、空着肚子三天三夜;炭:打糕,更重要的鼓励、关怀与爱.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唯一的亲人这一段有一个词语“唯一”,为什么用“唯一”这个词?(儿子、儿媳和家里的其他人都战死了,只剩下这么一个亲人)。大娘为什么为救伤员而不顾自己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假如:你就是那位大娘,想象当时冒着炮火送打糕的情境,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就是那位大娘,你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是什么感受?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1.小金花做了一件什么事?2.小金花做的这件事,表现了她什么性格?3.小金花失去妈妈后,为什么不哭一声,现在为什么又哭了?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什么叫“噩耗”、“同归于尽”?“同归于尽”说明了什么?假如:你就是小金花,当你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感受?朝鲜大嫂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1、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2、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3、大嫂,请回去吧!1、大娘将打糕送到了阵地,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2、小金花和妈妈救出了老王,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3、大嫂为志愿军战士挖野菜被炸伤了腿。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呢?2、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读课文,用笔划出: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1、八年来,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有战斗就有流血,有牺牲。2、空着肚子在阵地上与敌人拼打。3、侦察员老王被抓。4、战士负伤……齐读第四—六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列车开动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感人场面。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因为在朝鲜的土地上,中朝人民曾经并肩战斗。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而且洒下了志愿军的鲜血,所以叫“亲爱的土地”。志愿军又为什么把朝鲜称为“亲爱的土地呢?”思考下列句子的包含思想感情。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思考下列句子的包含思想感情。“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表达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