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观教育讲座主讲人:刘淑兰2013.9.前言■教师的幸福生活体现在教师间、师幼间,而最终应落在孩子身上。■师幼双方共同体验“幸福地教、幸福地学”的情感,让教育过程成为一种幸福。■教师生活的目标----追求和实现幸福。■教师的幸福,是一个职业道德的目标。前言在学校里,“以人为本”要在以“育人为本”的基础上----“以师为本”,使教师得到发展,是副产品;这两方面不能混淆。在幼儿园,“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育人为本”,在“育人为本”的前提下,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本”不能违背“育人为本”,教师的幸福快乐也必须以“育人为本”为前提。一、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的内涵是什么?是一个关乎人类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命题。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这与个体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相关,更深层次的是与其幸福观有密切联系。二、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视频:●50元话费;●和你在一起就是幸福;●生活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价值实现------李永刚:滇池学院著名教授①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②什么是幸福:客体对主体的满足感。③满足的多层次:◆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更重要的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满足。如果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二、什么是幸福?幸福——作为一种心理体验的幸福,幸福即对生活条件的客观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简单说,也就是个体对自身及环境的满意。1.幸福即“对生活条件的客观的一种事实判断”:正如刘长兴主任说的:幸福快乐是一个人对现实和未来的认识,首先是对现实的认识。1)如何认识现实?视频:《咖啡馆》《老人像》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善于听取和接纳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不断的完善自己,正确面对现实、适应社会,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1.幸福即“对生活条件的客观的一种事实判断”:刘长兴主任讲,对未来就是要充满希望,因此每个老师都应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做好职业规划,这是对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作为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有了规划,就看到了希望;就会追求希望、追求成功,就会不断进取,直至成功,实现自我飞跃。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获得职业的成就感,享受做教师的幸福与快乐。2)如何对待未来?1.幸福即“对生活条件的客观的一种事实判断”:第一,要清楚幼儿园的发展愿景,即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及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力求个人的发展目标要与与幼儿园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相一致,个人的发展规划幼儿园的发展规划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共同愿景。3)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提三点建议:1.幸福即“对生活条件的客观的一种事实判断”:一是:要知道自己目前在全园所处的位置,清楚自己的强项与弱项,特别要要找准制约自己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症结,既包括思想素质也包括业务素质。二是:要有新的目标追求,明确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措施;要注重可行性。第二,对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3)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提三点建议:1、幸福即“对生活条件的客观的一种事实判断”:视频:《永不放弃》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没目标,没梦想,没自信,没教练,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球员:“他今天真会传教!”教练:“你是最有影响力的球员!”“如果你失败后走来走去,他们也会失败!”“告诉我,你已经不能比看到的更好了!”“我需要你!”“上帝赐给你的领导能力不要浪费了!”“可以信赖你吗?”球员:“可以!”布洛克做到了。第三,增强自信,挑战自我,达成目标:3)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提三点建议:2、幸福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1)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和标准,是个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满足的两者的结合。●从个体而言:是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个人价值实现、经济收入、亲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