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求知且徐行育贤中学270班:罗周赞指导老师:周建坤轩辕柏,矗立于一方肥沃之地,青翠挺拔,耸入云霄,有安邦永乐之意。然而,在它宏伟不屈的背后,是其听任寒风暴雨的洒脱,容纳万汇百物的博大与那不为人知的谦让进取。它的灵魂一半扎在土里安详,一半闪在空中美好。一风一草一轮回,一雨一木一坚守。它在万类珍奇中独善其身,在百物争妍中含蓄收敛。它在生命不断殆尽与重生的更迭之际,始终都在用进取来消磨自己的丝丝张狂,用坚守来撷取百叶草上那代表智慧与缄默的朝霞之露,摒弃自身的无知与天真。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况于中人乎?薜谭学讴于秦青,仅得皮毛,却谓尽之。既别,秦青抚节悲歌,一扬一缓,一起一落,其声响遏行云。薜谭见之,相形见绌,蔽才不可施,遂复学之。芸芸众生,众贤齐聚,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栗,在一粒砂里看世界,一朵花便是永恒。当一个人自以为学已有成,羽翼已满,妄图展翅之时,天池边上,峨眉山下,展现的却是其一颗狂躁不安,自不量力的幼稚的心。不知后果,毫无方向的飞翔,是对自己理想的玷污和轻视。学途无止境,学海亦无涯。要想使自己真正达到心灵的至高点,一份淡泊,二份沉静,三份求知与几抹坚守,必不可少。“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在历史这个繁华与衰落相辅相成,成王与败寇相克相生的国度里,有些残酷,让人闭目,不忍注视。昔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后来却“鼓乐喧嚣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悲凉惨淡。痛邪?悲邪?”“我大清王朝,物阜民丰,地大物博,无需接纳吸收外洋之物,唯此羞矣。”当年皇太极努尔哈赤征战四方,挥鞭策马而夺取天下,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谁料其后人竟是如此的愚昧无知,若他泉下有知,定会伤心不已。一八四零,中国国门被撬,一段结着厚重疮痂的痛苦历史开始演绎;一九零零,虏淫剽掠,视人如蚁的屈辱时刻开始计时;当李鸿章在那有丧国志的不平等条约上落笔,当林则徐虎门销烟,本有大功却获大罪而被流外伊犁……一切的一切,都彰显着,当无知而不求知却以为自知成为习惯,走向个人的是一次惨痛的失败,而走向一个万乘之国的更是无可挽救的湮灭死亡。遂,大清朝亡。骤雨初歇,彩彻区明,即使如今天下重返太平。生活复得安定。但清朝的残酷覆灭,绝非一次与偶然的碰撞,而是清王朝狂亡自大而不知收敛,固步自封却自骄强盛的必然产物!故,省视自我,摆正位置,勿造成“秦人不自哀而后人哀之,睱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荒唐可笑。轩辕柏,矗立于一方富饶之地,枝叶苍翠,直插云端,有求知执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