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族团结一家亲VIP免费

民族团结一家亲_第1页
1/15
民族团结一家亲_第2页
2/15
民族团结一家亲_第3页
3/15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各民族“共融共存”的思想,体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从而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行为与习惯:学会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懂得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各民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要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收集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故事,尤其是发生在本地区的故事;收集体现各民族特色的歌曲;准备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图片;准备几张人民币。学生准备:收集一些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或传说;收集抗击侵略者维护祖国统一的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民族歌谣齐欢唱1.播放民族歌曲大联唱:《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微山湖》(汉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我们新疆好地方》(维吾尔族)请学生试着哼唱并猜一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以上几个民族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3.(出示民族分布地图)边交流边指认民族的分布区域。4.小结: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今天就来说说咱们这个“大家庭”56个民族亲情源远,共融共存,亲同手足。(板书课题:民族一家亲)活动二民族故事齐分享1.师: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们的国家犹如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团结必然带来事业的兴旺。你们知道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咱们家乡湖北省有一位为促进民族团结而远赴北方大漠的人吗?2.读故事:和亲使者——王昭君3.教师简单介绍王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了解昭君和亲的意义,欣赏图片昭君墓。4.师小结:王昭君已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融合的代表;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5.学生交流《文成公主进藏》故事。6.议一议: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7.师小结:青藏高原的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为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如今自从青藏铁路开通后,现在全国很多人去西藏旅游,看看这是人们参观布达拉宫留下的照片。欣赏布达拉宫图片。8.师:历史长河中,无数这样的优秀人物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红军长征期间,也有一段民族团结的故事广为流传。读故事“彝海结盟”9.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10.师小结: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11.学生组内交流其他故事,选派代表主讲,全班故事分享。12.小结:这些流传至今的故事,无不告诉我们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在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板书:亲情源远共融共存)活动三民族团结感触多1.小组内讨论:在听了这么多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大家共同总结学习的收获。2.写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想法,指名交流。3.小结: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我国各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进步,在交流中发展,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设计6.民族团结一家亲亲情源远共融共存☆教学目标: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3、让同学们了解7.5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族团结一家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