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湖北省嘉鱼县陆溪中学沈扬中三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挥毫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在我国教育领域历次重大决策性文件中都被确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目标。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的增强,为学校配备先进的基础设施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国教育面向世界、与世界接轨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从观念到行动、从制度到内容和方法,都在努力向教育现代化方向转化;教育理念、教育质量水平评价标准或指标都在努力和国际化接轨。我们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细,甚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教育面向未来似乎越来越淡化、模糊,没有更多的细化探讨。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呢?老实说,我还真的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坚信,弄清这个问题特有价值。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解答和标准,教育教学行为就会发生严重的偏离。“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在当今社会,这是很多家长的共识。一到周末,本应是孩子休息、玩乐时间,却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这种不顾孩子的兴趣,抹杀孩子的个性的教育,不应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那么,名牌学校就能提供面向未来的教育吗?不一定,如果它那里只有少数孩子的成功,而大部分学生却视学习为苦差事。这样的教育不能称为面向未来的教育。能让学生拿高分成为“状元”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吗?不一定,如果是挤走了非考试科目,占用学生的所有休息时间,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即使取得了高分,也不能算作面向未来的教育。如果这些孩子不懂世事、不会交往、或弱不禁风、不会做或不愿意做学习以外的事情,他所接受的教育只是片面的教育,他的未来也是不容乐观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向前冲”。“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每当看到这些“触目惊心”、“豪言壮语”的高考励志句,我常想,这样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吗?这不由得不想起鲁迅先生呐喊:“救救孩子”。教育对人的改变呈现为两个方向:良好的教育让人变得优秀;有问题的教育让人变得有问题。我常常思付,为什么教师被称为“教育工作者”,而不叫做“教学工作者”,很显然,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是要“智慧其大脑”;更应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三者缺一不可,若有缺失,必定是有缺憾的教育。在我们这个把马克思主义奉为经典的国度里,恰恰最容易忘记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理论,这应该是一切关于人的问题的终极答案。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面向的是学校的未来、教师的未来、学生的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十年成材易,百年成才难。面向未来的教育一定是让学生由彷徨走向坚定,由困顿催生希望;由孱弱挺直脊梁;由愚昧而解放思想;由兴趣萌发创新的过程。教育面向未来。其实质是教育的时间取向。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我们实施的是基础教育,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护好孩子的天性、想象力与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积累能量,奠定基础。如此说来,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充分顺应人性,让每位孩子都最大限度地成为他自己;是充分挖掘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竭尽所能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教育,既满足人性的需要,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使没有漂亮的校舍也理应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附:作者单位:湖北省嘉鱼县陆溪中学邮政编码:437222QQ:1738967405手机号码:1303619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