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2、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学习内容分析:本节从内容上看与上一节平方根基本平行,主要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数学中可以突出立方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对比分析他们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既有利于复习平方根,又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内容。教学重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教学难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学生学情分析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二、新课三、练习四、小结五、作业具体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2、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师生活动:一、复习引入:1、求下列各式的值327102;331.0;25二、新课:1、问题:350有多大呢?因为2733,6443所以45033因为656.466.33,653.507.33所以7.3506.33因为836032.4968.33,24349.5069.33所以69.35068.33……如此循环下去,可以得到更精确的350的近似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50=一3.68403149……事实上,很多有理数的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它们.2、、利用计算器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操作用计算器求数的立方根的步骤及方法: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和求平方根的步骤相同,只是根指数不同。步骤:输入3→被开方数→=→根据显示写出立方根.例:求-5的立方根(保留三个有效数字)3→被开方数→=→1.709975947所以351.71三、练习1、课本的练习2.2、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000216.033216.03216…3、、用计算器计算3100(结果个有效数字)。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说出30001.0,31.0,3100000的近似值。四、小结:1、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2、用计算器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五、作业:习题6.2第4、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