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作者:查传丽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20期摘要:我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年来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受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明显。我国茶叶出口还存在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结构单一、品牌建设滞后、遭遇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加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关键词:茶叶出口;品牌;绿色贸易壁垒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0.022我国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出口远大于进口。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茶叶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下降,存在出口市场单一、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剖析茶叶出口现状与问题,明确促进茶叶出口的相应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現实意义。1当前中国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1出口规模增长但出口占比下降,受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明显2014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年均增长8%,2021年出口总量达36.94万吨,出口额22.99亿美元。从茶叶出口变化趋势看,2020年出口量比2019年减少1.78万吨,受全球新冠疫情冲击明显。从出口比重看,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后,出口占比从之前的14%以上开始明显下降,表明贸易摩擦是制约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1.2茶叶出口市场不均衡,部分茶叶消费大国占比偏低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在东南亚、非洲和部分欧洲国家,市场分布不均。2021年我国茶叶出口前十国家合计占比超过60%,其中向最大出口市场马来西亚出口额高达257亿美元,其次为非洲的摩洛哥228亿美元,二者合计占比超过40%。而部分茶叶消费大国,诸如印度、美国、欧洲西部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茶叶的进口额明显偏低。1.3出口茶叶中绿茶占绝对主导,红茶出口明显不足从茶叶出口品类看,绿茶出口占绝对主导,2021年其出口量达到31.2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4.5%,其次为红茶和乌龙茶,分别为2.96万吨和1.9万吨。全球茶叶贸易的80%为红茶,红茶才是国际茶叶贸易的最大消费市场,我国红茶出口相对全球茶叶贸易结构显著不足。1.4国内茶企品牌建设明显滞后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名茶很多,我们经常把茶叶的炒制工艺与品牌关联,如炒青茶、花茶等,或者把地区名称与品牌关联,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云南普洱茶等。然而我国茶企普遍缺乏品牌运作,品牌商标使用混乱,直接削弱了我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品牌辨识度。即使我们的原料和制作工艺都是顶尖水准,但由于包装和品牌的五花八门,导致我国茶叶出口处于很尴尬地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当前全球茶叶十大品牌分别为英荷联合利华,其次为印度的塔塔集团,第三是以经营红茶品牌“川宁”而著称的英国联合食品公司,中国的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和德国Teekanne并列第四。全球十大茶叶品牌中,中国只有1家上榜,其余多为欧美发达国家品牌,对比之下,我国茶企品牌建设明显滞后。1.5茶叶出口遭遇贸易壁垒较为严重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的最大挑战是各国出台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增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绿色贸易壁垒。据统计,当前至少有19个国家和组织已针对茶叶的农药残留制定了453项限量标准。欧盟作为茶叶消费最大市场,对中国茶叶进口一直很低,主要原因是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美国针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健康标准包括茶叶中非茶叶夹杂物、微生物、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的检测等诸多方面实施严格标准,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突出外部环境问题。2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的政策建议2.1加大扶持力度,增强科学引导茶叶文化历来是中国传统文明在世界传播的一个重要象征。印度、巴基斯坦等茶叶主产国政府一直把扶持大型茶叶龙头企业作为工作之重,从而有力推动茶叶基地的建设和提升。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借鉴这一做法,制定一个明确的茶叶产业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建立茶叶生产的补贴力度,如每亩茶田补贴20元、政府负担60%的虫害险、对能生产出优质茶叶的茶农给予适当的奖励等,以此来大力扶持茶叶生产,逐步形成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有机融合、相互作用促进的机制,不断提升我们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在提升竞争力的相关茶叶新品种的推广过程中,政府要加强资金的扶持。最终,在政府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