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不等式高考复习一: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人教实验B版(理)【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不等式高考复习一: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二.教学目的1、复习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2、复习平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不等式的性质及均值不等式四.知识分析(一)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考点梳理】考点一:不等式有关概念1.不等式定义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记作等等.用“<”或“>”号连结的不等式叫严格不等式;用“≤”或“≥”号连结的不等式叫非严格不等式.2.同向不等式、异向不等式对于两个不等式,如果每一个的左边都大于右边,或每一个的左边都小于右边,这样的两个不等式叫同向不等式.对于两个不等式,如果一个不等式的左边大于右边,而另一个不等式的左边小于右边,那么这两个不等式叫异向不等式.3.绝对不等式、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1)绝对不等式:如果不论用什么实数代替不等式中的字母它都能够成立,这样的不等式叫绝对不等式.(2)条件不等式:如果只有用某些范围内的实数代替不等式中的字母它才能够成立,这样的不等式叫条件不等式.(3)矛盾不等式:如果不论用什么样的实数代替不等式中的字母它都不能成立,这样的不等式叫矛盾不等式.4.关于a≤b和a≥b的含义不等式“a≥b”的含义是“或者a>b,或者a=b”等价于“a不小于b”,即若a>b或者a=b之中有一个正确,则a≥b正确.考点二:实数的特征与实数比较大小1.实数的两个特征(1)任意实数的平方不小于0,即。(2)任意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反之,可以比较大小的两个数一定是实数。2.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和方法(1)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在数轴上不同的点A与点B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实数a与b,用心爱心专心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从实数减法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可以看出a、b之间具有以下性质:如果是正数,那么;如果是负数,那么;如果等于零,那么,反之也成立,就是;;。(2)实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基本方法是作差,对差的正、负作出判断,进而得出结论。考点三:不等式的性质1.(对称性);2.(传递性);3.(可加性);4.;5.,;6.;7.(n是大于1的整数);8.(n是大于1的整数)。【方法与技巧】方法一:特殊值法对于某些选择题,可采取特殊值法巧妙求解。例:已知,且,设,,则()A.B.C.D.答案:A解析:(特殊值法)取。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知。,故选A。方法二:排除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排除掉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也是解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技巧。例:若,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A.B.C.D.答案:B解析:(排除法),,。故知不成立的是B。故选B。方法三:比差法用心爱心专心作差比较两数(式)大小的依据是:;;。例:比较的大小,其中。解析:当时,;当时,。方法四:比商法作商比较两数(式)大小的依据:;。例:设且,试比较与的大小。解析:当时,,则,于是。当时,,则,于是。综上所述,对于不相等的正数、b,都有。【典例精析】例1.适当增加不等式条件使下列命题成立:(1)若,则;(2)若,则;(3)若,则;(4)若,则。剖析:本小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解析:(1)原命题改为若且,则,即增加条件“”。(2)由可得,但只有时,才有,即增加条件“”。(3)由可得,但作为真数,应有,故应增加条件“”。(4)成立的条件有多种(如),与定理4的推论1相关的一个是、,因此,可增加条件“”。点悟:解这类开放性试题,要求我们在深刻理解不等式的性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它们成立的条件。用心爱心专心例2.若,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A.均不能成立B.均不能成立C.不等式均不能成立D.不等式均不能成立剖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敏锐的判断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B解析:。又不成立。。,故不成立。由此可选B。另外,A中成立,C与D中成立,证明如下:,。。故。故选B。点悟:解决该题,除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正面推导外,还可利用举例验证排除错误答案。例3.如果,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B.C.D.剖析:本题是在条件“”的情况下,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