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66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VIP免费

第66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_第1页
1/2
第66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_第2页
2/2
第66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2.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讨论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教学方法】1.联系背景教学,让学生们构建学习知识的模式;2.运用探究问题方法,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3.收集史料,以增加知识面,更好地学习本课。【教学内容】1.“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的背景。①1956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②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2)方针的提出。1956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成就:(1)文革前,文艺领域出现好戏连台,异彩纷呈的局面。①从1949年至1966年,形成了新中国文学的第一次创作高潮,主要有《红旗谱》、《红日》、《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出现了一个历史剧创作高潮: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和京剧《谢瑶环》,曹禺的话剧《胆剑篇》。吴晗的《海瑞罢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老舍的《茶馆》;③电影影响较大的有《林则徐》、《甲午风云》、《万水千山》、《小兵张嘎》、《南征北战》、《董存瑞》等;④戏曲界主要成就有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越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⑤绘画的代表作有《开国大典》、《江山如此多娇》等。(2)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中国文艺呈现出多元发展、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新局面。①文学小说方面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长篇小说有《平凡的世界》、《战争与人》、《长江万里图》、《白鹿原》、《红莲白莲》;②报告文学有要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③中国的音乐、舞蹈、影视、曲艺、小品、杂技、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样式也是杰作频出,丰富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3.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1)文革期间,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背离、抛弃了“双百方针”,使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受到极大危害。如电影《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等;(2)在文艺思想上,一些学术问题被冠以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文艺思想进行批判;(3)大批学者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从而严重影响了文艺的发展、繁荣和艺术的进步。【教学重点】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双百”方针的价值。【热点试题】1.“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方针的重要含义是什么?2.在双百方针指导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哪些成就?3.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4.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科技文艺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课堂小结】“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地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地争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了可靠的保障。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在文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的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66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