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单元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复习目标]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雅尔塔体系,并比较它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2.正确认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地位,比较联合国与国联的异同。3.分析欧、亚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的原因,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不完善。4.分析战后美国在欧、亚推行不同政策的原因,了解“冷战”与“热战”的表现,正确认识美国霸权政策的实质和影响。5.掌握战后初期亚非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概况,分析各自的特点,正确认识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要点梳理]本单元的断限从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涉及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美国的霸权政策、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这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时期,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出现了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相对稳定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本单元是世界当代史的第一个阶段。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新格局。为了建立世界霸权,美国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从盟友转为敌人,从合作变为对抗的关系。随着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确立。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出现了社会主义高潮。苏联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东欧和亚洲地区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在共产党领导下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二是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亚非几十个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取得了政治独立。2.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①德国被彻底打垮,国土被盟军分区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投资全部丧失。②英、法虽赢得战争却输尽财富,尤其是法国经济遭到更大的破坏。随着欧洲的衰落,欧洲列强已无法主宰世界。(2)美国独占鳌头①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弹,成为世界首强。②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使以美国为中心的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了,美国成为世界首富。③政治上,美国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美国在全球扩张的工具。3.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且形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1)苏联在二战中虽然损失很大,但战争的胜利使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发展经济的巨大成就,并打破子美国核垄断。苏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2)在苏联的影响和援助下,东欧建立了8个人民民主国家。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其弊端为以后国民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3)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4)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展广泛合作,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巨大影响。(5)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虽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4.战后初期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1)历史条件①客观条件:二战打倒了德、意、日法西斯,削弱了英、法等西方国家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②主观条件:亚洲、北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经过反法西斯战争的锻炼,提高了觉悟,增强了民族意识。(2)主要特点①亚、非十几个国家先后独立,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种类型的国家。③斗争方式有武装斗争、和平谈判或两者结合。④出现了联合反殖反帝斗争的新局面,如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5.两极格局的形成(1)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的衰落,美苏的实力均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2)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