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3.9不会变形的金刚教案语文版必修1【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2.多样性主题的探讨。3.通过阅读思考和领悟,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二、教学重点1.掌握小说写人的基本特点。2.通过阅读小说,探究作品多样性的主题。三、教学难点通过感性体验,做出理性评价,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观念。【教学过程】一、预习收集有关作家毕淑敏的材料。分析文章的结构。二、课堂教学(一)检查预习1.作家、作品介绍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北京人。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4卷等。《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已》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奖。共发表作品200万字。国家一级作家。2.内容分析分析文章结构(找同学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感激地冲他笑笑”),写“我”和儿子在商场买变形金刚的经过。第二部分(从“又一天晚上”到“从小到大,儿子没挨过打”),写儿子的变形金刚被小胖弄坏了,而儿子又把一个小女孩的变形金刚弄坏了。第三部分(从“那是冬天里极冷的一日”到完),写“我”因儿子去向小胖要赔偿而打了他。【板书】分析文章结构1.买变形金刚的经过2.儿子的变形金刚被小胖弄坏女孩的变形金刚被儿子弄坏3.儿子向小胖索要赔偿,“我”打了他(二)导入新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成长如蜕,就是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与情感。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铸剑》和《十八岁出门远行》,了解了眉间尺和“我”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经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毕淑敏的《不会变形的金刚》,通过这篇小说,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成长如蜕”的深刻含义。“成长如蜕”说起来轻松,实际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词语的本来意义看,蜕变,就是脱去原来的皮壳,换一层新皮壳,如蚕、如蛇、如蝉,肯定是有痛苦的,甚至是有危机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不会变形的金刚》,去了解和探究小主人公在成长中的困惑与痛苦。(三)研习文本1.人物分析(1)“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问答式)A.从情节入手感知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B.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描写具体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特别提示本文的突出特点:心理描写)C.细节中感受母亲这一人物的生动性。【答案预设】“我”是一个善良、宽厚、坚韧,心疼儿子而又不溺爱孩子的母亲。“我”可以为了懂事的儿子放弃筹划已久的买毛线的愿望,任凭寒风吹袭。“我”鼓励儿子的宽容行为,为此而骄傲。当儿子在现实和美德面前游移不定时,“我”尽量教育他应该保守善良。当儿子的行为违背了善良的准则时,“我”又严厉地惩罚了他。(2)通过以上分析评价人物的方法,请你概括一下“儿子”跟“丈夫”的形象特点?儿子是一个懂事、善良、而且有克制能力的好孩子。作者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述、行动及“我”的衬托写出儿子身上的这些特点的。如:在卖玩具的柜台前,儿子明明十分想要变形金刚,但却压制自己的欲望说不想要,可是身体却背叛了他的语言,转向变形金刚那一边。当“我”担心儿子会因为玩具而影响成绩时,儿子的克制能力让“我”欣慰。当小胖因为把儿子的变形金刚弄坏而道歉时,儿子宽容地原谅了他。当儿子受到女同学母亲严厉的指责后,因怕“我”伤心而让寒风把泪吹干,看出儿子的懂事。儿子送给“我”最喜欢的绿色毛线,看出孩子对母亲的爱一如母亲对孩子之爱的深刻和细腻。(3)丈夫是一个能吃苦,爱妻子,爱儿子,但又有些粗暴鲁莽的人。他为给“我”买毛线而戒烟;为节省开支、满足儿子而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