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整合专题线索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①概况:美国居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②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②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2.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历程时间推动原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5、16世纪之交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经济一体化;整体世界形成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世贸组织、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大增;市场经济体制横向链接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名称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不同点背景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美国遭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内容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分配等领域以工业为核心,涉及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等领域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干预经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改善了工农联盟,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同点(1)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2)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且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3)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启示(1)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生产方式例1国际经济组织——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2“那次会议决定建立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提供长期信贷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对“那次会议”召开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B.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C.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答案D解析由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可知“那次会议”指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例2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形势的多样性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建立。21世纪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2003年,中国也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事件表明()A.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D.自由竞争取代了宏观调控答案B解析题干中涉及的经济组织都是区域性经济组织,充分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A项中的政治一体化不能全面体现;D项与题意无关;C项虽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但题干直接表明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例3发展中国家与全球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经济全球化。你认为这种观点()A.正确,因为经济全球化正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B.不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不要参与进来D.错误,发展中国家应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