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二氧化硫【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第二节二氧化硫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四.知识分析高☆考♂资♀源€网☆思考:S有哪些化合价?分别代表哪些化合物?(一)2SO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40:1),密度比空气大。(二)2SO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的性质:(1)与水反应[实验6-1]结论: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OHSO2232SOH复习:可逆反应所谓可逆反应,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对可逆反应,要用“可逆号”代替等号作为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a.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的两个化学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共存,两个化学反应构成了一个对立的统一体。b.符号“”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和生成物。c.在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如亚硫酸溶液中就有OH2、2SO和亚硫酸等分子。亚硫酸是一种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32SOH3HSOH3HSO用心爱心专心23SOH思考:实验室制2SO气体,应注意什么?该如何收集?(2)与碱反应OHSONaNaOHSO2322232NaHSONaOHSO思考:2S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与2CO类似的现象。2SO与2CO怎样区别?(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3222SONaONaSO思考:硫有哪些常见化合价?根据有关理论推测2SO除具有酸的通性外,可能还具有的性质。046S2SO3SO氧化性(弱)、还原性2.弱氧化性:OHSSOSH222232高☆考♂资♀源€网☆3.还原性:222OSO高温催化剂32SO4242442222225SOKSOHMnSOKMnOOHSO4.漂白性[实验6-2]结论: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当加热时,溶液又重新变成红色。思考:氯水和2SO都具有漂白作用,则将21SOmol通入含21Clmol的氯水中,所得溶液的漂白作用强吗?HClSOHClSOOH2242222说明:2SO可以使氯水、溴水、碘水褪色。归纳漂白的三种原理:(1)吸附有机色素而褪色,如活性炭吸附红墨水。(2)与有机色素化合而褪色,如2SO与品红(可逆)。(3)氧化剂氧化有机色素而褪色,如HClO、22ONa、22OH、3O等(不可逆)用心爱心专心请同学们根据2SO的性质推断其用途。2SO也有它的害处(三)2SO的污染高☆考♂资♀源€网☆阅读材料:(1)二氧化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一些城镇,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较为普遍而又严重。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上呼吸道的平滑肌因有末梢神经感受器,遇刺激就会产生窄缩反应,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加。上呼吸道对二氧化硫的这种阻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二氧化硫对肺部的刺激。但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硫仍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动物试验证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机体的免疫受到明显抑制。二氧化硫浓度为10—15ppm时,呼吸道纤毛运动和粘膜的分泌功能均能受到抑制。浓度达20ppm时,引起咳嗽并刺激眼睛。若每天吸入浓度为100ppm8小时,支气管和肺部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损。浓度达400ppm时可使人产生呼吸困难。二氧化硫与飘尘一起被吸入,飘尘气溶胶微粒可把二氧化硫带到肺部使毒性增加3—4倍。若飘尘表面吸附金属微粒,在其催化作用下,使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增强约1倍。长期生活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由于二氧化硫和飘尘的联合作用,可促使肺泡纤维增生。如果增生范围波及广泛,形成纤维性病变,发展下去可使纤维断裂形成肺气肿。二氧化硫可以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