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2.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3.文言词句积累。二.过程与方法分层次朗读与品味,学习本文说理的基本方法,进而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和绝对自由思想,树立合乎规范的自由理念。2.进行尊师爱生的文化教育。重点难点:一.重点:了解庄子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二.难点:正确理解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教学要点:1.理解本课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分析课文中常见文言句式特点。3.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教学难点:庄子的哲学观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解读与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同学们,前面几课我们学习了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治学态度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育,在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代表了那个时期主要的思想潮流,春秋时期的老子、战国的庄子时道家学派的两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庄子》的思想主张吧。二.前移作业:1.文学常识:《逍遥游》出自《庄子》,《庄子》时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五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与老子并称老庄。2.生字识记:鲲鹏()北冥()抟扶摇()山坳()草芥()夭()蜩()榆枋()舂米()蟪蛄()椿树()斥鹌()蓬蒿()沮丧()泠泠()数数然()恶于待()3.听朗读录音,并纠正自己不正确的断句。三.分析第一段:1.鲲之大中大时什么用法?明确: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2.怒而飞中怒时什么用法?这个词通常的用法是什么?明确:怒是奋发的意思,通常的用法是气愤之意。3.南冥者,天池也是什么句式?由何标志?明确:这是一个判断句,采用……者,……也表示。与之相同的是《齐谐》者,志怪者也。4.志怪中的怪是什么用法?明确:怪是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5.去以六月息者也中以是什么用法?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以又是什么用法?明确:前一个以是凭、乘的意思,表方式;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的邪是什么用法?其又是什么用法?它的其他用法还有哪些?明确:邪通耶,语气助词,相当于呢;其是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是……还是……,它的其他用法还有:①代词,代第一人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②代词,代第三人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③难道(其真无马邪)④其中(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⑤还是(吾其还也)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中且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明确:且是再说的意思,它的其他用法有:①尚且(吾死且不惧,彘酒安足辞)②况且(且尔言过矣)③而且(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④暂且(县官且顺群臣言)⑤一边……一边……(且战且退)8.而后乃今培风中的而后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乃是什么用法?明确:而后与现代汉语相同,表承接;乃的意思是才,它的其它用法有:①是,表判断(臣非知君,知君者乃苏君)②于是(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③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你,你的(家祭勿忘告乃翁)⑤与无连用,无乃表示推测(无乃尔是过与)⑥只,仅仅(乃自强步,日三四里)9.时则不至中时的意思是什么?它还有哪些用法?明确:时的意思是有时,它的其它用法是:①季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隔一段时间,有时候(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时候,时间(别君去兮何时还)④时运,时机(时不利兮骓不逝)⑤按时(学而时习之)⑥当时,那时(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⑦时常,经常(时与出游猎)1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一句如何翻译?明确:奚,哪里;以,用;之,到;南,南行;为,语气助词,呢。整句的意思是哪里用高飞九万里往南飞呢。11.本段庄子是如何描写鲲鹏展翅的情形的?明确:庄子采用了大胆的夸张、想象和比喻的手法进行描写,内中还有引用、反衬与侧面描写,极言鲲鹏展翅的宏大气势,表明鲲鹏借自然之道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12.与蜩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