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教学设计1、生活中同学们使用过药皂,药皂中掺有少量苯酚,让同学闻一闻药皂的特殊气味。2、通过喷洒苯酚的稀溶液,有意识地勾起了学生在医院闻到的气味的回忆。第一小组汇报、展示;教师总结——苯酚与我们的生活。填写学案相关内容。认识苯酚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过渡】苯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这么密切,那么苯酚都有哪些性质呢?我们首先来学习苯酚的物理性质。【实验1】第二小组汇报展示。(1)取少量苯酚晶体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其外观;向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观察;给试管加热。(2)取少量苯酚晶体加入到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乙醇。【教师总结】苯酚的物理性质。观察实验填写学案相关内容。引导学习苯酚的结构,推测可能的化学性质。【过渡】苯酚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我们看看后面几个小组得到的收获。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实验2】第三小组汇报展示。(1)取少量的苯酚加入试管中,振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再把上述滴入氢氧化钠后的溶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盐酸,另一份通入CO2,观察现象。(2)取少量的苯酚加入试管中,振荡,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再观察实验,填写学案相关内容。课题酚总课时1班级(类型)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苯酚的性质和结构,并了解其用途。2、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让学生认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3、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社会实践能力。重、难点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难点:苯酚分子中苯基和酚羟基性质的相互影响。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师反思全班分成4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各选择一项研究内容。1、苯酚的用途以及对水体污染及危害;(查阅资料等,写出研究报告,课上交流)2、苯酚在冷水、热水(65℃以上)、酒精中的溶解能力如何?(设计出实验方案)3、苯酚显酸性吗?如何与碳酸比较酸性强弱?(设计出实验方案)4、苯酚苯环上能像苯一样发生取代反应吗?(设计出实验方案)小组活动1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总结】教师总结苯酚的弱酸性。【实验3】第四小组汇报展示。(1)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过量的浓溴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FeCl3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观察实验,填写学案相关内容。【思考与交流】1、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如不慎蘸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2、如何检验一份溶液中是否含有苯酚?3、苯酚和乙醇均具有羟基,而苯酚的酸性比乙醇强,这说明了什么?4、从苯与溴及苯酚与溴反应的条件及产物去分析,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5、由问题3和问题4我们得到了什么启发?6、从苯酚钠与CO2反应的方程式,得到的启示去分析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发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苯酚钠与碳酸氢钠(2)苯酚与碳酸钠7、如何检验苯酚呢?思考、讨论。学生回答。随堂检测1、由羟基与下列某官能团相互结合所构成的化合物中,属于酚类的是2、有关苯酚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苯相似,也能发生硝化反应B.与乙醇相同,羟基中H原子可以被金属取代,但不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可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D.易溶于乙醚中3、下列各对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学生练习234、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作用。能与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和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A.1mol、1molB.3.5mol、7molC.6mol、7molD.3.5mol、6mol5、甲苯中混有少量苯酚,除去苯酚的操作正确的是A.加FeCl3溶液B.加水分液C.加溴水过滤D.加NaOH溶液,分液6、A和B两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H2。A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B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和名称。7、关于苯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的晶体B.有特殊气味C.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易溶于冷水D.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