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明确作为当代学生的重大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2、知识目标:理解讲话稿的写法与特征;了解北京大学的光辉历史。3、能力目标:掌握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培养学习语文的一些基本技能与习惯。课型:新授讲析课教学重点:讲话稿特征的理解;掌握本文思路,并培养掌握文章思路的方法以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与习惯。教学难点:文章较长,如何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掌握文章的思路。重难点突破设想:首先,以讨论的形式,适当导入课外内容帮助理解课文(假设本校校庆时各个不同人物讲话内容的设计与讨论),以推进学生对讲话稿特点的理解——受讲话人身份、讲话时条件的约束;受听话人的素质、层次和所关心的问题的约束。其次,单元教学目标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而快速理解文章思路应根据一定的原则和使用一定的方法达成的,针对本文特征,可传授给学生语段拆分法、中心句寻找法等,并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由本校即将举行的60周年校庆导入。二、初步认识[本环节主要内容:对讲话稿的特点作初步猜测、推理、认识。]假设环境是校庆会场,需要有人发言,要求学生代替发言者考虑发言内容。分组针对学生代表学校领导、校友代表、上级领导四种身份进行自由讨论。要求学生动笔作简要记录。讨论2分钟,教师参与其中一组讨论。指名学生简要说明讨论结果。对结果作简要评价讨论,并简述理由——初步明确讲话内容与身份、环境有关。[本环节主要目的:初步探索讲话稿的内容特点,提示培养动笔习惯。]三、联系课文[本环节主要内容:联系课文,学习讲话稿内容及特点。]明确提出本文是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提问:作为国家主席,在此场合下面对北大师生,应当讲些什么内容?(提示)场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北大概况见教参第39页);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讲话的高度);对象:北大师生、参加大会的嘉宾,全国高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的)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讨论2分钟,教师参与其中一组讨论。用心爱心专心指名学生简要说明讨论结果,教师择要板书。[本环节主要目的:将对讲话稿的初步感性认识逐渐提升到理性高度,并初步涉及文章思路的把握。]四、验证讨论[本环节主要内容:在课文中验证上一环节讨论结果,最终明确讲话稿的特点,同时理清思路,形成主板书。]1、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根据校对、证明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总结讲话稿的特点:讲话稿必须接受来自3个方面的约束:①讲话人的身份、条件和要讲的内容。普通人讲话和领导人讲话的口气和方式都是不同的,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和一般面对面场合讲话的方式也各不一致,讲话的内容则有难易之分。②听讲人的素质、层次和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听话者是普通人,那么讲话者往往用一般性语词;听话人是专业人士,讲话者则可能更多用专业术语。一般人可能更关心日常生活,而层次较高的人士则更有可能关心其他问题。因此讲话的内容就会明显有差异。③主持者已经确定的主题及其对讲话的有关要求。由此构成讲话的特定场合,影响讲话稿的内容、形式和风格。2、快速分析课文,总结各段大意。步骤1:划分总的层次;步骤2:逐段寻找关键句总结大意并板书。注意:课文分析时提示学生注意以下方法——拆分法——化整为零,立足局部,便于细研;中心词句寻找法——位置固定,效率提高;重新组合法——立足整体,把握全局,文章思路了然于胸;用笔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3、在前一步基础之上分析段间关系,板书整合定型。(附)主板书:引语——基本形式兴学图强奋斗历程历史成就发扬传统回顾珍惜影响经济建设科教兴国培养人才建设一流大学展示希望希望希望希望要求与展望生活的理想民族的希望顺便提及:写作时,文章每一个部分的安排都是有理由的。正如叶圣陶先生说:“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