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江口县民族中学高一语文《项脊轩志》教案新人教版教学重难点:研读课文,品味细节描写所体现的亲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外出求学,时常会想起家的温暖,家人的关怀,有时还会想起家中的一些小事。回味这些小事,其实就是在回味蕴含其中的深厚亲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赏析一篇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写人记事、追怀抒情的千古名文。二.研读文本,把握情感(1)学生齐读课文,思考:那句话是文章的感情线索朗读、点评,明确答案:多可喜,亦多可悲。(2)明确写“喜”的段落(3)师生共同赏析第一自然段。1.学生品味句子(老师注意引导点拨)2.齐读第一段,再次品味修葺后的项脊轩给作者带来的喜悦之情、愉悦之感。明确:写“喜”是为了映带下文,更好地写“悲”。(4)请同学们浏览剩下的文字,思考:围绕“悲”,作者写了那些人的什么事?明确:诸父分家,追忆母亲,缅怀祖母,思念妻子。1.前面三件事实文章的正文,顺序能调换吗?明确:(指定三名学生朗读,提示语:“凡再变矣”、“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写分家,只是客观的记叙中寄予深深地感叹;追忆母亲,情动于中,含蓄而有节制;缅怀祖母,感情则如汹涌的潮水,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2.赏析细节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内外多置小门,往往而是。写出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分裂之后混乱不堪的局面。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亲情淡薄,隔膜加深。追忆母亲:动作语言描写,突出母亲的慈爱关怀。缅怀祖母:语言动作突出对作者的关心期望。思念妻子:突出夫妻间感情深厚。注意最后一段,由亭亭如盖的树想到亭亭玉立的人,睹物伤怀,物是人非,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含蓄地抒发了丧妻的悲恸之情二.总结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概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之情,暨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这也正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三.课后作业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注意突出细节描写。五.板书设计喜:项脊轩的雅致、静谧悲:诸父分家亲情淡薄无奈追忆母亲慈爱关怀悲伤缅怀祖母殷切期望愧疚思念妻子恩爱情深悲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