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一语文《雨霖铃》教案新人教版雨霖铃新田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教学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2、难点: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作《雨霖铃》就是一幅优美的画。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的世界,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这首词吧!二、朗读并赏析1、播放《雨霖铃》朗诵,让学生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同学们听了这首词,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2、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让我们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意境。(A.请学生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B.那么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那么这首词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发他离别的伤感之情(板书)冷清秋之景情景交融伤离别之情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写他要离开汴京(今开封)去各地飘泊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3、逐句赏析上片(学生朗读、体会、讨论后分组发言,教师纠正)(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凄凉急促地叫着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急雨刚刚停歇分析:①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②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联系《琵琶行》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参考: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没有心思喝酒留恋时候(船家却)催着船儿出发分析:①活动:通过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亭送别时的情景。示例:在那样一种令人销魂蚀骨的环境中,城门外,帐篷中,一对情侣设宴饯行。正在难舍难分之际,纵然有山珍海味,美馔佳肴,也必然是食之无味;而船家又看不出个眉眼高低,竟然在这样的时刻催促登程!词人不想走不愿走却又不得不走(矛盾:留恋←→催发情深意长→不想走,我想留),这真是令人柔肠寸断,肝胆俱焚!痛苦、无奈、恋恋不舍的心情)(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拉着手互相看着饱含泪水的双眼竟哽噎着(连半句话也)没有说分析:——词人用细节描写推出的特写镜头学生描述此情景并赏析:参考:在这个特写镜头中,词人突出的是相握的手和含泪的眼。在这个画面中,两双无力而有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离别在即,痛苦万分,即使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诉,只好我望着你,你望着我,泪眼相对,无语凝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啊。白描手法,寥寥数语便把情人间那种缠绵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意维妙维肖地表达出来了柳永是描写离别之情的高手,他特别擅长通过这种看似简单平凡的词句来传达真挚感人的情怀。(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想(我)走了又走(一路上)看尽千里烟波傍晚,空阔的天地间云气沉沉烟雾笼罩千里:极言路途之远。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分析:①这三句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明确: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