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培优教案网上课堂一.本讲主要内容:(一)生字:飨(xiǎng)、姬(jī)、尹(yǐn)、鲰(zōu)、与君少长(shàozhǎng)、要(yāo)、卮(zhī)、戮(lù)、郤(xì)、玦(jué)、哙(kuài)、瞋(chēn)、帷(wéi)、眦(zì)、跽(jì)、参乘(cānshèng)、彘(zhì)、啖(dàn)、俎(zǔ)、杓(sháo)、癸(guǐ)、禊(xì)、湍(tuān)、觞(shāng)、骋(chěng)、晤(wù)、趣(qū)、曾(zēng)、殇(shāng)、飏(yáng)、熹(xī)、眄(miǎn)、憩(qì)、遐(xiá)、岫(xiù)、翳(yì)、畴(chóu)、棹(zhào)、窈窕(yǎotiǎo)、曷(hé)、遑(huáng)、耔(zǐ)、皋(gāo)(二)词语:实词:(1)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指稿劳。(2)欲王关中:王(wàng)称王。(3)善:友善,交好。(4)要:同邀,邀请。(5)籍吏民:籍,登记造册。(6)戮力:合力。(7)若属:你们这些人。(8)翼蔽:掩护。(9)具告以事:具,完全,全部;以,把。(10)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随。(11)数目项王:数(shuò),多次;目,名词做动词,看,使眼色。(12)故:特意。(1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至,全到;咸集,都聚集。(14)修竹:高高的竹子。(15)激湍:流势很急的水。(16)映带:映衬,围绕。(17)相与:相处,相交接。(18)晤:(wù)相遇,见面。(19)曾:(zēng)乃,竟。(20)向:过去,以前。(21)期:至,及。(22)其致一也:致,情趣。(23)固知:本来,当然。(24)世殊事异:殊,不同。(25)芜:荒芜。(26)往之不谏:谏,改正,挽救。(27)追:挽救,补救。(28)熹微:光亮微明。(29)眄:(miǎn)斜看。(30)策扶老:拄着拐杖。(31)盘桓:(huán)徘徊。(32)窈窕:深远曲折。(33)行休:行将结束。(34)委心:随心,顺从自己的心意。虚词:之:①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动词)②以示之者三(代词,指项羽)③交戟之卫士(助词,的。)④人之相与(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⑤曾不知者之将至(同④)⑥向之所欲(助词,用在时间词后加强语气,不译。)⑦恨晨光之熹微(助词,不译。)⑧审客膝之易安(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①具告以事(介词,把。)②以之兴杯(介词,因。)③以心为形役(介词,让。)④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而。)⑤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⑥以待大王来(介词,来。)⑦何以至此(介词,凭。)⑧以剑舞(介词,用。)为:①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把。)②为大王为之计(wéi,动词,出。)③已为陈迹(动词,成为。)④皆为龙虎(动词,判断词“是”。)⑤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⑥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通假字:①距关(距,通拒。)②毋内诸侯(内,通纳。)③要项伯(要,同邀。)④倍德(倍,通背。)⑤蚤自来谢(蚤,通早。)⑥与臣有郤(郤,通隙。)⑦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⑧景翳翳(景,同影。)⑨趣舍可殊(趣,通趋。)句式特点:①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为之击……)②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以事具告”)③孰与君少长(“就与”,用在单句中做动词谓语时,表示主语与宾语间的比较关系,可译成“……比……怎么样”。)④今日之事何如?(宾语前置,“如何”。)⑤取诸怀抱(取诸,从……中取得。)⑥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当其于所遇欣”。)⑦所以兴杯(“所以”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结构,译为“……引发感慨的缘由”。)⑧载欣载奔(载……载……,即“一边……一边……”。)(三)语文知识: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背景材料:《鸿门宴》:秦末起义军刘邦,项羽的队伍,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