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试卷2(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1.()的制定,是学前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整个社会教育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教育计划D.教育过程解析:解析: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学前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整个社会教育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2.下列不属于学前社会教育主要内容的是()。A.增进社会认知B.激发社会情感C.引导社会行为技能D.发展社会态度√解析:解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和训练的一门科学,是以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为主要目标,以增进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3.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特殊方法的是()。A.强化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角色扮演法D.移情训练法解析:解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特殊方法包括榜样示范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价值澄清法,强化评价法属于一般方法。4.下列不属于小班教育目标的是()。A.引导儿童逐步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儿童初步适应集体生活B.使儿童保持愉快的情绪,不爱哭、不怕生,愿意与他人交往,鼓励儿童积极参与集体生活C.引导儿童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使儿童能初步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和长辈会问好D.使儿童能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初步懂得同情和关心他人√解析:解析:“使儿童能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初步懂得同情与关心他人”属于中班社会教育的目标。5.下列不属于学前社会教育一般方法的是()。A.观察、演示法B.榜样示范法√C.行为练习法D.强化评价法解析:解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有七种: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参观法,行为练习法及强化评价法。榜样示范法属于特殊方法。6.幼儿缺乏宽容、接纳伙伴的态度是由于()。A.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B.缺乏完成任务的能力C.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D.缺乏执行规则的能力解析:解析:幼儿缺乏宽容、接纳伙伴的态度,是因为幼儿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7.关于学前社会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有()。A.学前社会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的体现√B.学前社会教育是幼儿在社会性发展中所需要的C.学前社会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D.学前社会教育要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进行解析:解析:社会教育是在遵循儿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培育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所以,社会教育包含品德教育,但不等同于品德教育。故本题选A。8.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实现其社会化的。A.自我意识B.自我强化C.自我认知D.对榜样的模仿√解析: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的,也就是说儿童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实现其社会化的,这种模仿是建立在对榜样行为观察的基础上的。9.()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A.人际交往√B.语言表达C.良好情绪D.自信乐观解析: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故本题选A。二、判断题(总题数:4,分数:8.00)10.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被动的发展过程。()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发展过程。11.幼儿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幼儿社会性健康发展。()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引导幼儿社会性健康发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12.个性倾向性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活动的内在动力,标志着个性活动的方向性和指向性。()A.正确√B.错误解析:13.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