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习惯是国际公法最古老.最原始的法律渊源。关于国际习惯,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国际习惯具有客观要素,即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B.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可以作为国际习惯存在的证明C.国际习惯具有任意性,只有经国际法主体明确选择适用,才对特定的主体具有法律拘束力D.国际习惯作为国际法的渊源,被国际法主体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际习惯。选项C所说的是国际惯例的特点而不是国际习惯的特点。知识点延伸:国际习惯:国际公法主要有三种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最古老.最原始的法律渊源)和一般法律原则。(1)国际习惯具有两个要素,主观要素:实践的产物,客观要素:对国际主体具有拘束力。注意:国际条约与国际习惯的区别1国际条约原则上只约束缔约国;国际习惯约束所有的国际法主体。(2)国际公法中的国际习惯与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中的国际惯例的比较相同点:都是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立法的产物区别:a.表现的法律部门不同,国际习惯是国际公法中的,而国际惯例是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司法中的b.约束力来源不同国际习惯的约束力来源于其本身,一旦其成为国际习惯,就约束其他国际法主体,不论其是否被有关国家选择;而国际惯例的约束力不来源于其本身,而是来源于当事人的选择。(3)国际习惯是国际法主体反复实践的产物,其存在于国家间的文件、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和国家内部的一些文件中。这些可以作为国际习惯存在的证明。2.“善意履行国际义务”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国家“约定必守”,即国家对于在主权平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基础上达成的各项有效条约,应当善意地解释并忠实地履行。下列哪项表述是对“约定必守”正确理解?()A.“约定必守”意味着缔约国无权制定通过与其缔结或参加的条约内容相冲突的国内法B.“约定必守”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条约的义务都必须履行C.“约定必守”要求缔约国保证在其国内法与其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发生冲突时,必须保证条约的优先适用D.“约定必守”意味着若条约为第三方设定义务,第三方不必须履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选项A说法错误,比如2,我国加入了1980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后来我国制定了自己的合同法,但不是所有的法条内容都与该公约一致。选项B说法错误3,条约原则上对缔约国具有约束力,但可能因为条约自身内容违反国际法而无效,也可能因为某些情况导致缔约国不能履行条约。因此,该4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的。选项C说法错误,如中国是WTO加入国,若中国的国内法与WTO的反倾销协议发生冲突,不意味着反倾销协议5优先适用,因为中国否定WTO协议在中国的直接适用,只能转化成国内法适用,因此,也就不存在优先的问题了。选项D说法正确。条约6原则上只约定缔约国,若条约为第三国设定了权利义务,而该第三国不反对,其可以直接享受该权利,但是设定的义务必须由第三国书面同7意,否则,第三国不承担该项义务。知识点延伸:善意履行国际义务中的“约定必守”(1)对于可直接适用的条约,“必守”不要求其国内法与条约内容一致,但发生冲突时,应保证条约优先适用;(2)对于须经转化的条约,“必守”要求转化后的国内法与条约内容一致,但可排除该条约的直接适用。3.2008年初,甲国境内出现反政府武装冲突,冲突持续两年,政府军和反对派均损失惨重。在联合国秘书长的斡旋下,2010年8月反对派与政府军进行和谈,约定停火并将甲国分立为东甲(由政府军统治)和西甲(由反对派统治)两个国家。2010年9月,乙国宣布承认东甲和西甲政府的合法性;2010年10月,丙国在东甲设立使馆,同时发表声明明确表示拒绝承认西甲;2011年2月,丁国在西甲申请加入联合国时投票表示支持。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则和实践,请判断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乙国的行为在国际法上属于对新政府的承认B.丙国在东甲设立使馆的行为构成对东甲国际法意义的承认C.丙国拒绝承认西甲的声明使西甲不能获得国际法主体的资格D.丁国投票支持西甲加入联合国的行为仅构成对西甲事实上的承认,但不构成法律意义的承认『正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