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用以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的总称。2.国际法主体:是.指具有直接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的国际法律关系的独立参加者。3.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第一次出现的地方;是国际法的规范具有“合法性”的法律形式。4.国际条约:是具有缔约能力的国际法主体间以国际法为准而缔结的确定其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国际书面协议。5.造法性条约:一般指创立、修改缔约方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律规则的开放性、多边性条约。6.契约性条约:一般指规定缔约方具体权利义务的双边条约。7.国际习惯:是各国在其实践中通过重复类似行为而形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8.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内的、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国际法原则。9.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或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10.内政:国家在其管辖的领土上行使最高权力的表现。11.二、简答题1.简述国际法的特征答:1)国际法的社会基础和适用空间是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2)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各个主权国家3)在适用国际法的国际社会,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来制定法律4)在国际社会,既没有一个处于国家之上的司法机关来适用和解释法律,也没有这样一个行政机关来执行法律。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对国际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它确立了国家享有主权这项国际法的“帝王原则”2)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3)它还促进了外交关系的发展3.简述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答:1)国际法主体首先应具有国际关系参加者的资格2)国际法主体其次应具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4.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答:1)各国公认2)具有普遍意义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5.简述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予遵行的七项原则答:1)会员国主权平等2)善意履行宪章义务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4)不使用威胁或武力5)集体协助6)确保非会员国遵行宪章原则7)不干涉别国国内管辖事项6.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答:1)互相尊重领土的主权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7.简述主权平等主要包括答:1)各国法律地位平等2)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3)每一国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4)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5)每一国均享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6)每一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三、选择题1.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是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以及《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缔结。2.近代国际法产生的另一个标志是第一步体系完整的国际法学著作--《战争与和平法》,格老秀斯与1625年所著。3.现代国际法的开端是巴黎和会的召开和国际联盟的建立。4.法院对于陈述各项争端,应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1)国际条约2)国际习惯3)一般法律原则4)公法家学说。5.通例是国际习惯的物质要件,法律确信是国际习惯的心理要件。6.国际惯例是最古老的数量最多的渊源。7.一般法律原则是辅助渊源。8.国际组织的决定和决议是辅助渊源。9.主权观念是法国法学家、政治学家让.博丹在《论共和国》一书中提出的。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际作为国际法主体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由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地位以及国家的特性的国际法的特点决定的。际关系,国际关系是国际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际关系原本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尽管从现代的国际关系的基本结构看,国际关系包括国家与国1)国家在国际法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作为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当然离不开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或政治实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国际组织、政治实体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但国家之间的交往仍是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离开了国家之间的参与和交往,国际关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