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复习需策略热点应重视VIP免费

复习需策略热点应重视_第1页
1/7
复习需策略热点应重视_第2页
2/7
复习需策略热点应重视_第3页
3/7
复习需策略热点应重视——以热点入题,谈2008年中考历史复习策略泉港区顺南中学林庆明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新课程改革后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学科实施开卷考试。新的考试形式采用死记硬背是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更科学的复习方法。一、讲究复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一)强调复习的针对性———关注考纲变化1、考试大纲和市考试大纲增加增强的内容要高度重视,对于删减的内容要大胆丢掉,对于表述变化的内容要迅速适应。2、理解和把握考点,重视《试题示例》。关注考试的范围、增减的内容。《试题示例》展示了题量、题型的大致比例,能帮考生了解中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分布,同时它又是往年中考题的精选。《试题示例》是考试命题专家们认为比较成功、可资借鉴的中考试题,从《示例》题中可窥视中考命题的走向。3、考纲考点的程度要求,把好不同知识点的复习程度。初中历史知识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1)在具体知识前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讲述、说出、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是指学生能正确写出或判断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是历史知识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这一部分只是要求学生要记忆,要熟练掌握。(2)在具体知识前使用“理解、概述、解释、说明、阐明、归纳、整理初步认识”等行为动词的,是指学生能在前项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初步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抽象认识,即形成一定的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这一部分只是要求学生要理解,能迁移掌握。也是重要知识考点。(3)在具体历史知识前使用“分析、评价、运用、比较、总结、探讨”等行为动词的,是指学生能在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该类历史知识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初步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和比较异同等,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该类历史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能迁移灵活运用。(二)注意复习的前瞻性———关注发展理念这几年的中考命题,隐性地贯穿着一个命题理念,即以发展理念作为命题主题。如2006年命题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中美发展关系,2007年是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命题的主题。估计2008年和谐发展仍然是命题主题。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掌握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以新的理念审视教材,以新的眼光解读考点,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的和谐发展,地区的和谐发展,世界的和谐发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把握中考发展的方向。(三)把握复习的主动性——关注课本基础狠抓课本,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便无从谈起。快捷定位找考点,开卷考试要求学生对于任何一个考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培养学生:首先是定书本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具体来说中国史部分清朝前期以前是七年级的内容,以后是八年级的内容,世界史是九年级的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查阅,力求熟练化。最后是根据教材目录精确定位某个考点。(四)注重复习的实用性——关注时政热点和地方史“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也是中考命题的特点。纵观近两年中考历史的综合题,一个鲜明的特色是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教师要高度重视一年来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历史因与热点问题联系而生动,指导学生要以历史的眼光解读时政,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丰富现实热点。例如2008年的各国大选和延伸的热点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一战结束90周年;北京奥运会;辽沈战役6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等。(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复习需策略热点应重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