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题高一地理(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某地图软件上线了“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其软件界面中能实时呈现红灯倒计时读秒、需要等待的红绿灯轮次等信息。该功能对城市交通起到的积极作用是()A.延长汽车通行时间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C.解决城市交通拥堵D.缩短道路通行距离【答案】B【解析】【详解】该功能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缩短汽车通行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B正确,A错误;该功能可以缓解而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错误。道路通行距离不变,D错误。故选B。江西庐山共有2000多种植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主峰汉阳峰(116°E,29°N)海拔1474米。图示为庐山汉阳峰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庐山山麓的典型自然土壤是()A.黑土B.水稻土C.红壤D.黄棕壤3.庐山300-900米典型植被的形态特征是()A.叶质坚硬,树皮厚B.革质叶片,具光泽C.板状根大,树干长D.分层简单,藤本多【答案】2.C3.B【解析】【2题详解】江西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麓的典型自然土壤以红壤为主,C正确,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读图可知,庐山300-900米典型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其特征为革质叶片,具光泽,在夏季高温情况下光滑有光泽的革质叶片可有效反射太阳直射,避免叶片被灼伤,可以使水分不易蒸发,减少水分的流失,B正确,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树皮厚,A错误;热带雨林板状根大,树干长,C错误;热带雨林藤本多,D错误。故选B。【点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林冠呈微波状起伏,常绿林为革质叶片,具光泽,群落结构比热带雨林简单。郑渝高铁(郑州—重庆)襄阳东至万州北段全线新建桥梁91座、隧道57座,桥隧比达97.6%。下图为该路段中巫山小三峡隧道的施工现场。完成下面小题。4.该工程施工难度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植被D.技术5.郑渝高铁开通后将()A.降低沿线公路的运输能力B.提高沿线农产品外运能力C.缓解郑州市区的交通拥堵D.方便沿线居民的快捷出行【答案】4.A5.D【解析】【4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渝湘高铁桥隧比重大,由于渝湘高铁沿线山区多,地形崎岖,因此施工难度大,A对;虽然施工过程中夏季多降水,但其余季节降水较少,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施工的时间段较长,故气候影响较小,B错误;植被对于施工的影响较小,C错误;我国高铁是我国的一张名片,技术先进,国家投资的高铁,资金技术有保障,D错误。故选A。【5题详解】高铁是不同城市之间的快捷运输方式,高铁的使用需要公路的配合,郑渝高铁的开通不会降低沿线公路的运输能力,A错;高铁修建缩短了通行时间,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快捷出行,D正确。高铁主要是方便居民出行,而不是方便货运,B错。高铁站没有建在城市的中心,一般在城市的边缘,且高铁是不同城市之间的快捷运输方式,不会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C错。故选D.【点睛】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密度交通方式的选择以及交通建设难度等,因此往往是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而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因素决定交通建设的需求,从而成为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资金、技术等因素是交通建设的保障性因素,它通过克服自然因素造成的障碍而起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环境经历了缓慢的演化,也遭遇过剧烈的突变。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与恐龙同时代繁盛的陆地植物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7.恐龙灭绝的地质时代,其气候特征是()A.暖干B.冷干C.暖湿D.冷湿凸【答案】6.C7.A【解析】【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恐龙繁盛的时代是中生代,藻类植物元古宙开始出现,古生代前期比较繁盛,A错误;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