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形成、确立和发展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原始社会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商、西周、春秋……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兴起与完善多民族的交往与活跃的外交辉煌的隋唐文化知识要点知识要点581581年,北周外戚年,北周外戚杨坚杨坚代周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元称帝,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开皇,,定都定都长安长安。。589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年,隋灭陈,南北统一。。影响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隋朝统一南北洛阳涿郡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余杭永济渠渠济通沟邗江南河关键词:三点四段五条河(北京)(杭州)大运河概况一个中心两个端点三个城市四个河段五大水系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洛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北京、洛阳、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运漕商旅,往来不绝。(《通典·州郡典》)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古代:贯通南北,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是南粮北运、关系王朝安危的重要通道;今天:在北煤南运、南水北调中仍起着重要作用。繁盛一时繁盛一时的隋朝的隋朝繁盛繁盛一时一时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存在存在3737年年((581—618581—618))二世而亡二世而亡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大运河开通一、唐朝的建立:三、女皇武则天二、“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主政:李世民(唐太宗)统治措施:1.吸取隋亡的教训;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勤于政事,提倡节俭;4.合并州县,改革吏治;5.任贤纳谏;6.大兴学校,发展科举经济繁荣⑤农业工具的改进农业手工业商业②陶瓷业长安等大都市的出现:原因(措施)开元之治①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②农耕技术的提高④茶叶的种植③蔬菜新品种的传入①丝织业“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朝的衰亡转折:安史之乱——由盛而衰瓦解:唐末农民战争灭亡:907年,唐朝灭亡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状元完善阶段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八次殿试。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用功读书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废除。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说:“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面是一幅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请你将吐蕃、回鹘、黑水靺鞨、南诏的位置填到图上相应位置。回鹘吐蕃黑水靺鞨南诏第5课和同为一家文成金城唐玄宗册封主要少数民族何族祖先活动地区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吐蕃回纥靺鞨南诏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唐玄宗封其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其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青藏高原西北东北云南民族融合的形式:第一、民族迁徒第二、联合斗争第三、友好交往第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第六、兼并战争唐与日本的关系日本派谴唐使:日本先后十多次派出谴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鉴真东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