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表达效果例题:(2020年新高考全国I卷•山东卷语文试题)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提问形式: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答题步骤:1、通读整个语段,快速把握中心意思,以句子为单位,划分语段层次,尤其要找准语段描述的主要事物(或景物)的角度或特点。读透原句,找出其本身之美。(A.给出一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来,我们称之为“原句”。B.题目就这句话进行改写,改写的句子语义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改句”。)2、比对题目中所改的句子,找出其与原句表达的的不同之处。23、根据总结的答题角度,针对原文之美整合答案,答出原文的妙处。(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应放在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中来衡量,好的句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使文章增色不少)4、注意:一般不答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好,最多分析完原文的妙处后,加一句“改写后的句子表达不出这样的表达效果”。方向:1、修辞及表达效果2、修饰词语的运用/表达效果3、陈述主体4、前后句衔接/上下文的衔接紧密度5、内部结构不同强调的内容不同6、句式长短句的区别7、语气节奏与语境相符8、语言风格与语境相符9、与上下文语体一致10、情感更充沛,与抒情语境更为符合11、更富有读情画意,更有意境与艺术感染力12、更能体现文章主旨,表达了/凸显了……精神13、内容上写了……表现了……14、语言特点: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15、分析句子的内部结构顺序的逻辑性答题角度小结:一、修辞(要点出具体哪一句用了修辞)A.比拟,生动形象,增强感情色彩。B.夸张,生动形象,强调突出C.借代: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幽默风趣D.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语言的色彩更加鲜明E.对偶:整齐匀称,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语言凝练,蕴藏丰富的内容3F.排比: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增强语势,表达激情G.反复:突出重点,深化主题;便于抒发激情,增添旋律美H.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I.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J.引用:增强说服力,提高表现力二、词语运用1、动词“……”(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生动地描绘了……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2、形容词: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3、拟声词: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4、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强调了……5、名词罗列: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定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6、四字短语连用: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7、关联词,分析其关系。三、短句VS长句如:西边田野上走来了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的。短句的效果:1、强调作用,突出表达情感。2、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与原文语体风格一致;3、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起来有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4、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5、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