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备考计划2018年初中地理会考备考计划本次参加会考的同学属于中高考改革前的最后一届学生,针对新形势下课改和中考的新精神,依据《海南省考试说明》上的理念与目标、原则与策略、结构与方式、内容与标准,以新课标的规定为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转移和体现,引导学生落实三维目标,而地理学科的复习,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了地球和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乡土地理,以及这两年新增加的海洋知识,空间跨度很大。所以要想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如此多的内容,最后还要考出好成绩,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科学设计复习计划,精心选择复习试题,就非常关键了。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特制定三阶段复习计划。第一阶段:(4月—5月中旬)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模块式复习。这一阶段主要是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地理试题灵活性强,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但不管中考地理试题如何的灵活,呈制的方式如何新颖,有个根本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地理还是地理,不可能脱离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以《考试说明》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个阶段,疏理体系,打破几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比重分成模块—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以帮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并在会考中答题过滤组织使用知识点。第二阶段:(5月中旬—6月初)专题讲练,反馈问题,查缺补漏。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会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针对地理考试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试卷的重要特点)。这阶段安排了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选择题、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会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课本知识点熟悉,应考方法掌握。第三阶段:(6月—中考)模拟训练,冲刺中考。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精选几套会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进度安排:(共计12周)第一阶段:地球地图:1周世界地理:2周中国地理、乡土地理:3周第二阶段:专题讲练:3周第三阶段:模拟冲刺: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