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碧草如茵,桃花芬芳,燕子衔泥,鸳鸯嬉戏,鸭子戏水,黄鹂鸣叫……大自然中,旖旎的风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全都是一首首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三首古诗,又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看看吧!古诗三首1三年级下册我会认鸳鸯惠崇豚减鸳鸯惠崇河豚减少我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梅溪泛减妙课解文认真读读古诗,思考: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各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绝句[唐]杜甫(fǔ)绝句【宋】杜甫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工部。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篇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公认为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作者简介自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唐]杜甫(fǔ)妙解课文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是一种诗歌形式,一般是四句,每句五字或七字。诗人没有给这首诗命题,直接用诗歌体例“绝句”为题。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秀丽,美丽日光和煦,欣欣向荣,山清水秀,旖旎多娇。春风拂面,轻柔舒适,百花竞放,馨香宜人。诗意:江河山川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春日视觉嗅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土变湿软诗意:燕子衔着湿泥飞来飞去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飞睡动态描写静态描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春天多雨,土地湿润,燕子们忙着衔泥筑巢,在空中不断地飞来飞去。日照沙暖,鸳鸯便惬意地睡在沙洲上,相亲相近,羡煞旁人。此二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层次梳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大地上江山秀丽、花草芬芳、燕子翩飞、鸳鸯慵睡的旖旎风光,流露出诗人欢悦安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主旨归纳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等,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名篇。作者简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自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我知道: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春江晚景》是惠崇的画,此画已遗失。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写的。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下面我们通过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这首诗,去欣赏惠崇的《春江晚景》这幅画作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河豚又叫气鼓鱼,当遇到外敌时,它的腹腔就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河豚味美,但内脏有剧毒,不能随意乱吃。遇到危险后画家惠崇仅用竹子、三两枝桃花、鸭子、蒌蒿满地、芦芽短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面,可见他的“画中有诗”。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我们再来欣赏苏轼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首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要逆游而上早春想象诗意:竹林外的桃花刚开放了三两枝,在江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江水变暖。江边蒌蒿遍地、芦苇也生出嫩芽,这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你读懂这首诗了吗?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这是苏轼的一首著名的题画诗。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这首诗既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