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一、单项选择题(共43题)1.清政府实施新政的目的不包括A.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B.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C.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走上革命救国道路的根本目的是.A.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实现民主共和,图谋民生幸福D.孙中山希望当总统3.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D.资产阶级维维新派的活动4.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收回利权运动5.辛亥革命是一场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革命运动,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武汉地区革命人士的组织宣传和发动B.清政府“新政”和“立宪”骗局及镇压保路运动激化了矛盾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和阻碍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大大增强6.下列人物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时,号召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是A.邹容B.孙中山C.陈天华D.章炳麟7.《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在当时的积极影响是A.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B.批判了改良主义,宣传了革命思想C.指明反满反封建的区别D.阐明推翻清朝后的建国方略8.革命派和康有为论战的主要内容重点在于A.要不要推翻清朝统治B.要不要学习西方C.要不要改变国家进步D.要不要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9.兴中会被称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根据是A.孙中山组织创建的B.以推翻清朝为目标C.志在建立民主共和国D.联络其他反清组织发动武装起义10.“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与改变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B.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C.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D.中国同盟会成立11.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12.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1A.反清复明B.反满兴汉C.反对民族压迫D.反清封建统治13.从兴中会的“恢复中国”到同盟会的“恢复中华”,孙中山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明确提出了反帝的口号B.明确了反满兴汉的斗争目标C.抛弃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D.明确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14.同盟会成立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是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民报》D.《国闻报》15.右图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A.驱逐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6.“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A.浙江起义B.安徽起义C.惠州起义D.黄花岗起义1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18.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黄花岗起义C.安庆保卫战D.武昌起义19.史学界认为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武昌起义的前奏,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解释是A.在保路运动发生后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B.清政府镇压保路运动,加速了人民群众与清政府矛盾的激化C.湖北新军中孕育着反清情绪,成为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D.湖北新军西调,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机会20.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21.武昌起义,新军成为主力,主要是因为A.新军不满清朝统治B.新军中青年知识分子倾向革命C.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D.湖北革命党人长期宣传、组织工作22.下图为辛亥革命期间的漫画,读图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A.武昌起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