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管理小组工作计划一、目的意义为了适应急危重症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保障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急危重病员抢救成功率,拓展护理人员的急危重病护理专业知识,规范急危重病护理技术流程,加强急救理论和急救技术的培训,推动我院急危重症护理专科的发展,经护理部研究决定成立急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三级专科护理培训、疑难病例会诊等核心工作制度,极大地推动急危重症护理专业知识的细化和发展,有利于促进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发展自身专业能力的积极性,对提急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二、目标1.定期组织查房、会诊指导、制订工作指引,并对全院急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质控。2.负责全院急危重症专科3.急危重症疑难病例护理会诊,在动脉采血技术及结果分析、急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等综合护理方面发挥重要的督导作用。4.培养有急危重症护理能力的护理人才,提高医院综合急危重症救护能力。4.提高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解决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疑难问题。5.提高危重症患者生存质量。6.缩短危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7.降低危重症患者医疗成本。三、急危重症专科小组护理会诊方案急危重症小组在已开展护理会诊工作的基础上,为切实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吸痰、动脉采血成功率,现拟在原工作基础上开展护理技术会诊工作。(一).护理会诊工作模式1.凡遇到临床科室不能自己解决的护理问题,应及时申请护理会诊;2.被邀请科室接到急危重症会诊通知后,护士长或业务骨干(N3级以上或专科护士)应尽快赴申请科室会诊,并书写会诊记录;3.护理会诊时间原则上在接到申请后1小时内完成;(二).护理技术会诊工作模式1.护理技术:吸痰、动脉采血2.承担会诊科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及心外监护室3.会诊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护理站4.会诊条件: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气道管理困难、吸痰效果不佳动脉穿刺困难者应及时申请护理技术会诊;5.会诊流程:(1)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可直接打电话向承担护理技术会诊工作的科室发出邀请;(2)被邀请科室接到护理技术会诊通知后,应在10min内派业务骨干赴申请科室;(3)申请科室提供并准备好技术操作必需用物;(4)会诊结束后,本会诊项目产生的费用归受邀科室。四、工作职责与要求(一)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工作职责1.由专科护士负责定期培训各科室联络护士,对全院危重患者护理进行质量干预,协助制定医院专业护士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掌握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的护理人才,提高医院护理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3.组织、参与本院本专科领域的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专科临床护理评价指标及工作指引,建立临床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协助制定所在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4.参加医疗查房,参与危重症病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计划;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实施循证护理,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指导临床护士工作,确保本专科护理质量。5.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根据本专科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科工作和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推广和应用专科护理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二)联络护士工作职责1.联络护士与危重症专科护士共同管理患者:联络护士是专科护士的延伸并起到补充作用。2.各科危重症病人,首先由联络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病人的护理问题,对本科的危重患者护理进行质量干预。3.当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则填写危重症专科护理会诊单,邀请危重症专科护士到病房会诊,由专科护士作出相应的指导。4.建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进行职业素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参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救治、集中器官移植手术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护等问题,某些病区出现患者高峰期的援助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三)院内会诊制度1.病区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应由病区向危重症护理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