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道受业解解惑遇上互联网文档VIP免费

传道受业解解惑遇上互联网文档_第1页
1/2
传道受业解解惑遇上互联网文档_第2页
2/2
传道受业解解惑遇上互联网“我反对教师讲课依靠PPT照本宣科的现象。”5月19日下午,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在微访谈中表示,教师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信息素养,近几年新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等也是改变这种现象的一种尝试。其中互联网+教育将倒逼教师改变自己跟上时代。任友群说,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工具的变化是非常快的,任何一种新型技术工具的出现,我们都要考虑它在教育中正面和反面的作用。目前,不管哪一种新工具,一定是在云、网、端这三个层面以及之间的连接中发挥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这样的现实,并积极研究“互联网+教育”中的各种新情况。“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有效配合,教育信息化当然应成为三者之间的纽带。”任友群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可穿戴技术进一步成熟及网络学习空间的普遍应用,就学生学业水平、思想行为、身心健康等问题的家校互动将大大加强。任友群相信,当在线资源建设再往前发展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力量来倒逼教师去改变自己跟上时代。面对互联网+,我们的追问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特别强调,“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面对“互联网+”时代,教师对于学生的示范有哪些呢?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榜样。一个教师的良好素养并不是表现在一纸文凭上,教师的学历也不等于实践能力;只有具备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师的能力得到不断增长,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只有教师学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只有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叶澜教授曾经明确说过,“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面对“互联网+”时代,教师的创造性有哪些呢?《创造型教师的内涵》一书中提到: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考察判断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性。美国教育学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型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五个原则:1.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念;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4.给学生提供多维度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日本学者恩田彰则从创造型教师的特征加以界定:1.善于诱发学生的动机和及时给予评价;2.善于使学生自发地学习和发挥他们进行研究的主动性;3.善于组织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学习环境;4.善于提出适当的课题不使学生气馁;5.善于创造令人感到温暖的互相谅解和理解的气氛;6.善于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立性;7.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形成概念;8.善于创造性地组织小组学习;9.善于建立与各类专家协作的体制,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你认为“互联网+”时代,在哪些方面为我们成为创造型教师提供了条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写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以教书育人为职责,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物,而是各具特点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有主动性的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就限制了教师的工作方法不能局限在某一狭隘的框架内。这类主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而且也是随着时代、生活地域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师教书育人带来的复杂性有哪些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道受业解解惑遇上互联网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