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史记》记载“黄帝居中,四夷宾服”。后来,不论是虞夏商周的华夏族,还是夷蛮戎狄的“四夷”族,都视黄帝为“高祖”,自称为“黄炎之后”、“炎黄后裔”。这体现了A.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B.多元一体的民族意识C.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D.国家统一的必然趋势2.刘邦一人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以上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汉初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C.适应时代的治国之道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3.北魏拓跋濬曾下诏:“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妇之义,三纲之首;礼之重者,莫过于斯。”其子拓跋弘则“仁孝纯至,礼敬师友”,执政后“郡国立学,自此始也”。其孙拓跋宏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材料表明A.北魏统治者均推崇儒家思想B.北魏汉化改革具有持续性C.北魏改革基于解决现实问题D.北魏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4.朱熹在编著《资治通鉴纲目》时,改变了《资治通鉴》中魏国正统的形象,进而将蜀汉政权改为正统。这表明朱熹A.认为道义才是政权存在价值B.鼓励世人批判怀疑精神C.宣扬理学倡导儒家思想复兴D.注重对历史问题的考证5.沿海走私的现象在整个明代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态(1)民间商人出远洋,载货径赴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贩卖(2)沿海官兵私自遣人或役使军士带货到国外从事走私贸易(3)出使外国的官员载运私货或夹带商人至国外走私(4)沿海民众与海盗勾结向国外贩卖商品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海禁政策未真正实行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D.传统手工业优势明显6.1897年,严复发表《拟上皇帝书》,他建议皇帝“联各国之欢”,即利用列强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相机与之联络,以使之能相互牵制,以弭外祸。这与康有为等人提出的联英、日拒俄的“以夷制夷”之策有相似之处。他们的这一主张A.建立在对列强理性认识之上B.改变了国人保守落后的观念C.存在着淡化外患的认识弊端D.直接推动了维新高潮的兴起7.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把唯物史观贯彻到史学研究中,把鸦片第1页(共10页)战争前的中国历史分为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创造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构建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得到传播B.历史研究成为民国时期的显学C.人们普遍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弊端D.学术研究与国际前沿紧密结合8.图1是我国某一时期产业资本状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是图1A.洋务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9.图2是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此历史事件图2A.配合了远征军国外战场的作战B.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同情与援助C.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D.证明了全民族抗战策略的正确10.与希腊诸城邦不同,罗马公民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安东尼努斯颁行了著名的“卡拉卡拉救令”,规定凡是居住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的自由人全部享有罗马公民权。这一敕令旨在A.扩张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B.适应民主制度的发展需要C.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D.使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11.瓦特负责研究工作,企业家博尔顿负责提供新厂房、研究设备、优秀的工匠及样机的试销。随着新型蒸汽机被制成样机并不断改进,大量资金不断涌入,形成研发—生产—研发的良性循环。这反映了A.研发与生产相结合推动了技术变革B.蒸汽机发明起源于自然科学的发现C.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应运而生D.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12.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民阶层力量削弱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C.人文主义不断传播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3.下表为20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大事记(节选)。这集中体现了当时第2页(共10页)时间事件1922年苏德签订条约,同意外交正常化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