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进化》单元教学设计肥西县三河镇清平小学周海波1、单元概要分析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生物进化一直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有:科学探究:1.4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1.6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2.2收集证据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获得有关资料。2.3分析与解释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1.1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1.2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敢于大胆想象。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4不惟书、不惟师、不惟家长。3.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3.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4.2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主要通过举办“恐龙展”、“找出与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消失了的恐龙是怎样复制出来”的这问题,并通过对恐龙化石发现史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石为我们全面认识恐龙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第二部分,认识化石及其形成、作用。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化石的作用以及由化石而引发出的一些问题与困惑,让学生动手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同时,引导学生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不同解释,作出自己的判断,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达尔文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经典进化理论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介绍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达尔文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并能运用他的某些观点解答一些问题。同时,通过对云南澄江生物群的介绍,让学生懂得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而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单元概念图恐龙消失现象长颈鹿……化石生物进化证据解剖学……目的论理论自然选择3、单元主要教学活动4、单元课时分配建议课序课题课时1消失了的恐龙1~2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2进化1、消失了的恐龙举办恐龙展了解恐龙发展史研讨消失的恐龙的复制过程找出与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认识化石了解化石形成制作印迹化石模型了解科学家由化石而引发的困惑了解长颈鹿形成的两种解释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介绍达尔文及其经典进化理论指导理解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了解自然选择的实例了解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进化论的挑战收集恐龙灭绝的假说制作手抄报3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1总课时4~55、教学活动建议1、在本单元教学时,要事先布置好关于恐龙资料的查阅和收集。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目的地搜集恐龙方面的资料。2、教学中,教师先通过播放多媒体资料的形式向学生初步介绍恐龙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展开班内交流。3、必要时可以安排学生到网络教室上课,可以引导学生登录“中国古生物网”进行自学,了解恐龙的相关信息。4、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本单元制作印迹化石模型时,可以用田野旁边的黄土来制作,然后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