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判断300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六类。[]2.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是恒定不变的。[]3.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4.糖类的组成元索主要有C、H、O。[]5.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7.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有20种,有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8.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二肽。[]9.蛋白质的盐析和高温变性结果是一样的,都是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10.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1.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12.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13.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14.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肪都是多聚体。[]15.糖类的作用是在细胞内作为能源物质。[]16.糖类在细胞内分布的位置不同,功能可能不同。[]17.蔗糖和乳糖水解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18.脂质与糖类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19.核苷酸、DNA、RNA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20.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过程中,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一直增加。二、细胞的结构[]1.病毒是一种生物,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2.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由于核膜的有无,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同地进行,真核细胞先转录再翻译。[]4.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有脂质、糖类、蛋白质。1[]5.原核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6.蓝藻细胞不含有叶绿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7.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是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8.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能运输物质,有的能起催化作用,有的能与激素结合,有的能与神经递质结合。[]9.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类囊体薄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10.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11.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其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12.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的有氧呼吸就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13.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同一细胞的不同部位分布的线粒体数量也可能不同。[]14.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不发达。[]15.有中心体一定是动物细胞。[]16.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大液泡和叶绿体。[]17.溶酶体内的酶是由核糖体合成,高尔基体运入。[]18.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19.核仁的大小与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多少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20.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通过核孔能进入细胞核,mRNA通过核孔能出细胞核。三、物质跨膜运输与酶、ATP[]1.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2.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3.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4.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因素相同。[]5.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6.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7.酶制剂适于低温下保存,是因为低温时酶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8.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9.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其中A的含义是指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10.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中含量很多。[]11.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水解。2-[]12.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13.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