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取经路”2007年8月,我调入开县西街初级中学。入职不足五年的我,决定要在新学校做出一点成就,就像《西游记》中的唐三藏一样,功成名就,取得真经。于是我向学校主动提出申请—担任班主任,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一本正经地说:“你很有勇气,很难得,但你你要有心理准备哟!”我的回答铿锵有力:“校长,您放心好了,我准备好了。”开学第一周,满怀激情的我因为家长的质疑而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一个孩子在班上待了两天后,家长认为我太年轻,教学经验不足而转学,另一名学生不动声色地转到同年级另一个班上去了。当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惶恐,随时担心明天会不会又有孩子会离开。所以我每天都提前至少一个小时到校,指导学生晨读、熟悉当天的教案,然后上课、课间管理、作业辅导,一直忙碌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有时家长会打电话问孩子的学习状况或者其他表现,我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回应家长,以致于有一段时间听见手机响都会恐惧。一个月下来,由于节奏太快,压力太大,我的身体状况变得非常糟糕,不仅体重下降,而且失眠严重。第一次家长会,心理有说不出的紧张。我请教办公室里面有经验的老师,把他们的稿子借来参考,可有时可能真是这样,你越想着把事情做好,恰恰因为过度的担心而适得其反。家长会那天,由于过度紧张,连班级介绍的基本情况就讲错了,有一位家长下来后和数学老师做了交流,数学老师也向我转达了家长们对孩子们放在我班上的担心。当时自己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年轻,是一种资本,但你得为年轻埋单。家长的评头论足就足够使自己缺乏自信和底气,班级的管理更使我身心疲惫,如履薄冰。缺乏班级管理经验的我,在选举班委干部时,认为成绩好什么都好,我所任命的班长,由于父母离异,性格变得十分的叛逆,在班上不但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还带着班上的同学看小说,上网!有一个叫李琳的女生,当时由于对班级班规的不满,还写信给校长要把我这个老师换掉,那时的我有点泄气,情绪不知不觉地被带进了工作中。不管哪个孩子犯错,我居然只会用简单粗暴的压服教育去处理。于是,我的工作陷入了恶性循环,最终在初二结束的时候,我以自己要小孩为由,辞去了班主任工作,我的取经之路就此收场,落了个铩羽而归。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因专业能力的不足,经验的缺乏,才使自己的成长之路走的那么的举步维艰。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和沉思,我开始了我的修行---读书。当班主任以前也喜欢读书,但都是一些报刊杂志类的比如《读者》《演讲与口才》还有就是一些杂文,没有产生深度思考,也没写过一篇读书笔记,所以收获不大。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每天都忙于教学和班级管理,更没有时间去读书。但后来不一样了,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当了母亲,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一方面是因为我不想这样浑浑噩噩地虚度自己的教育生涯,我想找到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从《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到《怎样和孩子讲话最有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孩子你慢慢来》,再到后来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致教师》、《班主任修炼之道》、《优秀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让我明白了教师的幸福是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是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读《56号教室的奇迹》因自己和雷夫老师有一样的感同身受而热泪盈眶,也明白了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读《致教师》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是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再后来,我读了李老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刘成伦老师的《卓越班主任的修炼之道》。在与智者的交流,我不断的反思自己,我的世界逐渐开始敞亮,内心逐渐走向澄明2014年11月,有幸聆听到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我感觉我的心仿佛经过了一次洗礼。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和执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同行的真诚引领,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含义。教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