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计划湾塘小学:周红菊课题研究对象:高年级学生课题主持人:周红菊研究人员:秦连柱、彭莲花、向明、黄琼英一、课题的提出从踏上三尺讲台,便一直担任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针对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我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训练、铺垫练习--例题教学、总结法则--反复操练、形成技能,虽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重复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迟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课堂气氛沉闷,任由老师一人唱独角戏。特别是对四则混合运算,学生有以下几点亟待需要解决的现状: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模糊不清,导致运算错误,分不清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的先后,总是从头算起,也不管什么括号,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2、计算结果正确率不高,在高年级运算中,出现了小数乘除、分数乘除,就更容易出现大面积错误,特别是对于小数点,在乘法里点不准,在除法里对不齐。3、运算速度太慢,不能及时上交作业,个别同学还需老师辅导才能完成。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4、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即便口算不出来,往往也懒于动笔列式打草稿,而是笔尖在空中绕着,动口不动手,,能不做的就不做,出现一些不应该的错误。5、没有及时改错的习惯。计算是重要的数学应用技能,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无论数学学习还是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结果都应该正确,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二、研究目标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让老师通过对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摸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能做到教学相长。使学生牢牢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从而能避免出现失分的情况,为学生顺利学习数学知识,全面发展以挥现实指导作用。三、研究内容1、注重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理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和法则,分清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的先后顺序。2、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和有效练习。练习设计要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综合能力。3、做好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加以辅导,要及时发现出现错误的的学生,有效的进行个别辅导,争取让他们跟上队伍。4、要培养学生重视错题的分析,积极验算,及时订正的习惯。学生计算出现了错误,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找错误的根源,及时改正过来。对于重复犯的某种错误,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既达到“治病”作用,又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四、研究方法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法:只有当参与者以“研究者”“发现者的身份加入活动中,才能发挥活动的一切有利因素。调查法:对调查对象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提供事实依据。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采取调查、测查收集个案作业、作品等方式,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方案,并以此作为研究资料。经验总结法:要及时总结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并将整理的方法梳理成文。五、研究原则1、理论性原则一切教学遵从教学理论,从教学理论扩展知识,让学生明其义,懂其理,练习时才有理可据。2、趣味性原则一般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占主导,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大大降低了课堂活跃性,特别是对于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更是乏味。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变换教学模式,多样化,让学生充满新奇感,有了兴趣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3、针对性原则学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天资聪慧,有的学生反应较慢,教师应做两手准备。练习题有深有浅,针对不同学生而定,有效利用时间,提高教学质量。4、灵活性原则混合运算练习不仅仅只限于书本上,应鼓励学生多接触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六、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14年2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