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真正哲学历史观唯物论认识论价值观辩证法马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认识真理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区分:意识认识①范畴不同:意识属于唯物论;认识属于认识论。②含义不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含主动形成和被动接受;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主动形成。③层级不同:意识包括感觉和思维;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④对应的概念不同:意识与物质对应;认识与实践对应。两者在本质上相同,都是主观的,都是对客观的反映。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主体:人行为:做、干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性质:直接现实性活动,把_____变为_____蜜蜂采蜜学生读书医生治病这些活动是实践吗?为什么?活动主体(谁在活动)活动对象(改造了什么)活动性质蜜蜂采蜜学生读书医生治病蜜蜂自然本能活动学生医生病人(人类社会)思维、认识认识活动实践活动√××课堂训练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习近平赴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②嫦娥二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③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⑤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⑥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⑦学生教室里听课⑧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⑩小行星撞击地球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智力体力自然界人类社会---生产工具、设备基本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原因运用改造(1)客观物质性2、实践的特点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主体的创造性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2)能动性原因表现2、实践的特点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社会性历史性(3)社会历史性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对号入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最基本的)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①生产实践③科学实验课堂训练1、行动是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很多时候,心动更需要行动。这说明实践具有()A、能动性B、直接现实性C、社会历史性D、客观物质性课堂训练3、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并成功使用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这一“活动”属于()A、意识活动B、生产实践活动C、文化活动D、科学实验课堂训练4、此次嫦娥五号无人飞船发射的任务和目标是:准确进入轨道,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精确交会对接,实现组合体稳定运行,并安全撤离返回。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_________特征。()A、能动性B、直接现实性C、社会历史性D、客观物质性5、为解决北京市人口超负荷带来的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新区的设立将根据环境承载能力,服从科学合理的京津冀一体化布局构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这一千年大计的提出和实施,表明我国()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之上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先进的认识工具替代了人的认识器官④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6、2018年3月30日,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这次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团队匠心独运,首次在运载火箭上增加了一级独立飞行器一一被形象地称为“太空摆渡车”,直接将卫星送入了工作轨道,比以往节省了好几天的时间。这表明()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④创新自然规律可以造福人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探究一:走进医学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受伤有病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