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响咚咚教学内容:动: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即兴表演;唱《小鼓响咚咚》。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鼓的家族,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节奏练习(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形坐,中间放一面鼓。)1、介绍打击乐器:鼓教师:上课啦!小朋友们看!(教师很神气的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鼓。小鼓会说话,你们听:教师敲击节奏XXX│XXX||。教师:小鼓说的是“鼓语”,我也不知道它说了什么?小朋友,你能猜猜看吗?(教师敲击节奏,然后请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有的学生说:咚咚咚、咚咚咚;教师可以说:很好!还有不同的吗?当有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好||的时候,教师说:真好!我们一起说一遍!教师敲鼓,学生跟着鼓点说一遍。再巩固一下,照顾全班的学生:我们再来一遍!)2、教师自我介绍:谢谢小鼓的问候,我们也给小鼓做个自我介绍吧!没有鼓怎么办?不要紧的,小朋友们站起来,向后面退一步,把我们的凳子当成小鼓吧!(教师要观察学生已经全部在凳子边蹲好了,再开始下一个环节。)好!我们已经有小鼓了(教师可以拍拍凳子)那么就用我们的小手做鼓槌吧!(教师示范,用手敲敲凳子)下面老师先来做自我介绍:我叫│李荣斌||(教师一边敲鼓一边做自我介绍。)3、教师:下面该你们介绍了!预备齐!(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好||我叫│XXX||,再说:我叫│XXX||教师用手势给学生暗示,学生一起做自我介绍。4、学生接龙做自我介绍:恩!我听不清楚,怎么办呢?好!就请内圈的小朋友采取接龙的方式有节奏的一边敲鼓以便自我介绍吧!(学生接龙做自我介绍,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敲击鼓点,指导、纠正。二、知识延伸1、导语:其实啊,小鼓还有很多家庭成员呢!你知道还有哪些鼓吗?生:我看京剧时听过板鼓的声音。生:我知道凤阳花鼓,挂在腰上,可以边唱边跳。生:新疆人跳舞喜欢用手鼓伴奏。······2、介绍、了解其他鼓: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鼓的家庭还有很多成员呢,看!教师展示四川的威风锣鼓、朝鲜长鼓、南美康加鼓、瑶族长鼓的图片给学生看。(教师站在外圈出示图片,并走一走圆场步,再把图片放在黑板槽内。)3、师:看!(鼓可以摆的进一点,不要离太远)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的两面鼓:小鼓(教师出示小鼓);还有腰鼓(教师将腰鼓挂在身上,并敲节奏XXXX│XXX—||)。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教师可以敲一敲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它振动而发声的(教师可以敲一敲鼓);鼓身通常是用木头做的,正是有了空空的、大大的鼓身,才会和鼓面一起发出好听的声音呢!4、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鼓的构造:有小朋友想上来看一看、摸一摸吗?(会有很多学生举手或者一拥而上。)教师:好,孩子们现在请上位!马上我要请三个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再摸一摸、敲一敲呢!(教师等学生上位坐好,再请三个学生到前面来)其他学生仔细听、认真看。5、学生敲一敲,感受鼓不同的音色:(1)启发学生大胆的摸一摸鼓:小朋友,大胆的摸一摸!(2)启发学生模仿鼓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再敲一敲小鼓,给大家听听鼓的声音!(学生敲一敲小鼓)你们能模仿一下小鼓的声音吗?(当学生说到鼓的声音咚咚咚的时候,教师说:恩!小鼓的声音是咚咚咚!还有的学生会说大鼓的声音是咚咚咚;小鼓的声音是嗒嗒嗒,教师可以说:哦!原来啊,不同大小的鼓的声音是不同的!)(3)感受鼓边、鼓身的声音:小朋友,再敲一敲鼓边呢?它和鼓心的声音相同吗?再敲一敲鼓身呢?是什么声音?(学生敲鼓边,并模仿鼓边的声音:嗒嗒嗒)(4)教师小结:恩!鼓的音色可丰富了!上位吧!(教师双手展开,暗示学生上位)(如果还有学生想上来摸一摸、敲一敲,教师:甭着急,下课后老师就把鼓留在教室,让你们尽情的摸一摸、敲一敲!)三、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1、导语:小朋友们,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些神秘的好朋友。(出示:老师手上抓着一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