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和小鼓教案篇一: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我的“大鼓和小鼓”——《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歌曲《大鼓和小鼓》。【内容分析】《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由于采用了五声音阶,风格与中国歌曲非常相似。歌曲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还有力度和节奏的模仿。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在“咚咚”和“嗵嗵嗵”下面,分别添加了跺脚与拍手声势,学生可以借助简单的声势动作表现力度的变化,以增加演唱时的情趣。【学情分析】本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这个学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活动和游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融入孩子们喜爱的音乐活动中,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聆听感受、对比体验、模仿表现等音乐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表达情感。【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对比,能初步分辨出声音的强弱、音色、节奏、高低。2.能积极自主地参与活动,体验音乐。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自然完整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乐形象。【重点难点】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大鼓和小鼓”。2.歌曲中音程的跳进较多,如“1~5”“1~5”“5~1”的准确演唱。((【突破策略】1.借助跺脚和拍手等声势动作表现力度的变化,增加演唱时的情趣。2.采用柯尔文手势等方法把握音准,辅助歌曲的学唱。【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按音乐课堂常规要求,做好上课准备。2.听辨声音听一听敲击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说一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大鼓——咚咚;小鼓——嗵嗵嗵(声音的对比:音色、强弱、节奏、高低等)3.模仿声音????|??|????|???|????|????|??|???||按和 ta 的节奏模仿大鼓“咚咚”和小鼓“嗵嗵嗵”的声音,变换多种方式练习。4.歌曲学唱(1)聆听范唱A. 初听,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B. 复听,随歌曲在“咚咚”“嗵嗵嗵”处跺脚、拍手。(2)学唱歌曲A. 分句学唱歌曲。B. 歌曲中的“1~5”“1~5”“5~1”大跳音程,可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准。C.在学唱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3)表现歌曲A. 为歌曲设计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音乐形象。B. 边唱歌曲,边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C. 模仿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动作,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教学评价】1. 能否自然、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2. 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音乐。3.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