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7页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307工作面位于-800胶带暗斜井以北,西为1305采空区,东为待放1309工作面,北为F33断层,南为F34断层,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表一水平名称-380水平采区名称1300采区地面标高+56~+57.1m井下标高-410~-480m地面的相对位置1307采煤工作面工业广场以东,小屯村以南,为大面积农田。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地面无任何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1307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不会有影响。井下位置及与相邻关系1307采煤工作面位于-380水平大巷以东,F34断层以北,F33断层以南,西为1305采空区。走向长度(m)216~208212倾斜长度(m)50~8070面积(m2)14840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1307采煤工作面顺槽揭露情况,该工作面范围内,3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的厚度在5~6.7之间。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第2页共87页第1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7页表二煤层厚度(m)5~6.75.8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倾角(度)4~1811开采煤层3硬度1.8~1.9煤种气煤稳定程度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1307采煤工作面位于-380m水平,开采煤层为山西组第3层煤,煤层厚度在5~6.7m之间,平均为5.8m。煤层结构简单,属于半光亮~光亮型煤,具有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3煤层中间有0~2层夹矸,夹矸为浅灰色泥质砂岩,厚度0.2~1m,工作面沿伪倾斜方向开采。煤层产状:倾向75°~100°,倾角4°~18°。根据巷道揭露情况及地质报告,此工作面内煤层有FI5断层贯穿,对煤的回收及煤质有一定的影响。附图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三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特征老顶中细砂岩5~8m灰~灰白色,厚层状,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绿色及黑色物颗粒,硬度较大,局部易风化,不易冒落。第3页共87页第2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7页直接顶粉细砂岩2~3.6m灰~深灰色,含大量黄铁矿晶片、大量植物茎、叶化石,底部含泥质较多,易冒落。直接底粉细砂岩2.6~5.8m灰~灰黑色,泥质胶结,层状,含黄铁矿片晶,富含植物根茎化石。老底中细砂岩5.6~12m灰白色,较坚硬,中厚层状,裂隙较发育,属弱含水层,局部遇水易风化。第四节地质构造第4页共87页第3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87页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断层名称倾向倾角断层性质断层落差(m)对回采的影响F34190°65°正20~30南部边界,对回采无影响FI5170°~180°50°正7~10采面内部断层,对回采影响较大FI42160°~180°50°正1~5北部边界断层,对回采影响不大。FI05-1340°~350°60°正1~2西北部边界断层,对回采采面后头有一定影响。F33-1155°~160°60°正20~30北部边界,对回采无影响。第5页共87页第4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87页四、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根据矿区内揭露和周边矿区的资料,本工作面无陷落柱,无火成岩侵入。附图2:工作面上顺槽、下顺槽及切眼地质素描图(1:500)附图3:1307采煤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1000)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1、本工作面3煤层顶底板都为弱含水层,在回采过程中个别地点会有淋水现象,会增加一定的回采难度,预计采面正常涌水量0.5m3/h,,最大涌水量3m3/h。2、煤层下距三灰60m左右,且三灰属弱~中等含水层,距离较远,对回采无影响。3、根据井下巷道揭露及钻探资料分析,边界断层不含水、不导水。4、1305采空区经钻探验证,无采空区积水,无突水危险。二、其他水源分析该工作面内无钻孔,不会出现钻孔涌水现象。三、涌水量根据上顺槽、下顺槽、切眼施工揭露,该区内涌水量实测为0.01-0.5m3/h。预计该工作面正常涌水量0.5m3/h,最大涌水量3m3/h。总之,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简单、含水层水量清楚,无突水威胁,回采过程中要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